時評人利世民表示,面對美元強勢,守護港元只有一招,就是扎實的原則和制度。(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李小龍曾經講過,他不怕一個練過一萬種腿法的人,他怕的,是同一種腿法練過一萬次的人。
我嘗試到網上搜尋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的綽號「任一招」,找到的絕大多數都是挖苦他在九七、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就只有夾高銀行同業拆息一招。後來他在任內最後幾年,改變了聯匯制度的操作,新的綽號變成了「任七招」;似乎他本人對這個轉變甚為滿意,彷彿招式一多,就可以無往而不利。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比較「一招」和「七招」之前,有幾件事要好好說明。首先,許多人說金管局是香港的央行,這個講法是錯的。英國、加拿大、澳洲以至歐洲央行等,是市場流動性的最終提供者(lender of the last resort)。換句話說,當該國忽然出現龐大的貨幣需求時,以上各國的央行,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度地借出該國的貨幣;當然代價就是匯率的波動。金管局雖然在市場有需要是,某程度上亦扮演類似的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但絕對不是沒有限度;這也是為何金管局不是央行。
更正確一點說,金管局是貨幣發行局(Currency Board)。其實貨幣發行局這個概念歷史不長,主要為香港這種小型開放式的經濟體所採用,成功例子亦不多。貨幣發行局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唯一的條件,就是緊守規則;除了兌換保證,更重要是政府不得有結構赤字,亦要放棄操控匯率及利率,並必須容許資本自由流動。以上連串的條件限制,其實也是寫在基本法第五章第一節,由第一零五到一一五條;這十條堪稱是香港自由市場約章。
可惜,很少人留意到基本法這些條文,甚至時至今日連基本法彷彿都已經不再重要。說到底,在一個不尊重法治精神的國度,條文的約束力是不對等的;有權力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規則,無權勢的民眾則無所適從。所以難怪香港人對制度漸漸失去信心;就連行之有效,幾經衝擊仍屹立不倒的聯繫匯率制度,也同樣有各種猜疑。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其實有坊間的意見指放棄聯匯可以保持股價、樓價。但這個講法背後,其實是沒有真正了解市場運作。首先,不論是亞洲金融風暴抑或其他地方的金融危機,貶值雖然可以暫時緩減資產價格的跌幅,但在中、長期而言對托市並無明顯作用。更重要是香港無論是過去抑或現在,都有極多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若港元對美元貶值,恐怕只會進一步加劇經濟危機,令更多資產遭拋售。
九七年香港沒有條件脫鈎,今日亦沒有。九七年十月底,香港出現資金短缺,最主要原因是當時有兩隻重磅中資股上市集資,其中又以中移動前身的中國電信集資金額最為龐大;僅一隻中國電信所籌集到的金額,已經相當於其時中國大陸整體外匯儲備的3% 。以上還未算因超額認購而被凍結的資金。在這個背景下,銀行體系由於缺乏港元作結算,隔夜拆息曾一度抽高至300% ;嚴格來講那是市場現象,而不是甚麼主動出招以提高炒家成本的招式。
官僚將正常的市場運作,繪影繪聲誇張成打大鱷,自己則捧成人民英雄,或者這就是為官之道。所謂的一招,也只不過是被動的回應市場需求。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香港人第一能吏,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任志剛提出了改變聯匯制度。表面上只是微調;其中之一,就是將7.8的固定兌換率,變成由7.85到7.75的浮動區間。
在真正的聯匯制度之下,港元和美元之間因為完全沒有匯率風險,所以港元與美元利率水平亦應該一致。但由固定兌換率變成浮動區間之後,令本來自然調節港元利率的利息套戥交易多了匯率風險,結果是港元與美元利率出現差距。例如今年聯儲局幾度加息,但港元的市場利率卻紋風不動,就是當年變招後的影響。
本來港元美元利率走勢不一,亦未必是壞事;甚至有人會認為這種滯後有助維持香港的宏觀經濟環境穩定。但目前美元匯率的強勢,其實是四十年來首次,而往後不論走向如何,所帶來的影響很大可能也是前所未見,亦難說甚麼七招、十一招究竟是穩定了香港的宏觀經濟,還是只不過令轉變出現所需的時候延長。但回到李小龍的智慧,練好實在的一招,其他的都是虛招;面對幻變無常的處境,不是要複雜的策略,而是要扎實的原則和制度。
利世民
追蹤作者 https://linktr.ee/unsubject
(編按:利世民是香港時評人、財經專家,現為香港《看中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