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知名的相馬名師就是伯樂。(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在現在的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在古戰場上金戈鐵馬,將士們騎著馬在戰場上廝殺。騎兵在古代的戰爭中,對一場戰爭的勝負確實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騎兵擁有一匹好馬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相馬這一技能則應運而生,史上最知名的相馬名師就是伯樂。
伯樂(約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孫陽,春秋中期郜國(今山東菏澤)人。當時秦國為了抵御西北方剽悍的遊牧民族——西戎,開始重視養馬馴馬之事,組建了本國的騎兵隊伍。伯樂因善於相馬,受到了秦穆公的信賴。在秦國富國強兵中,作為相馬師的伯樂也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伯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伯樂」原本是星宿的名字,傳說是在天上管理天馬的神仙。《晉書・天文志上》:「傳捨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據說名駒見到伯樂就會向天長鳴,且會因他蒞臨而喜,因他離開而悲。伯樂後來將畢生經驗總結寫成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
到了唐朝時,韓愈寫過一篇《馬說》,其中有一名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一文千載流芳,也使「伯樂」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在文化的演繹中,引申為把善於發現人才,懂得鑒別賢才的人,均稱為伯樂。
鬥轉星移,從春秋時期到清朝,跨越了二千多年。昔日協助秦穆公相馬的伯樂,又來到了世上,協助乾隆帝相馬。變換了時空,變換了場地,伯樂轉生為來保,他前世的相馬術也帶到了這世,成了來保的天賦。來保曾公開對人說他是伯樂轉世,只要一見到馬眼睛就炯炯有光,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來保開始隸屬於內務府,後任內務府總管。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擔任清朝工部尚書,後改刑部尚書。來保知人善任,愛好相馬,恪盡職守,乾隆十二年(1747年)正月任武英殿大學士,三月任吏部尚書。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來保入值軍機處。他管理兵部及上駟院時,每當挑選馬匹時,將上百匹馬列為一群,他瞥一眼,就知道那些馬的優劣,以及細微的毛病是什麼,他都能準確地一一指出來。他高超的相馬能力,令販馬者格外震驚,認為他簡直就是神人在世。
來保七十歲以後,經常閉目靜坐。每當有馬兒經過時,他靜靜地聽馬蹄聲,就能知道馬兒的優劣,甚至連馬的顏色、疾病,都能聽出來。所以乾隆帝所騎的御馬,都會先命來保去查看甄選。
一次,有幾名宮內侍衛,精心挑選了三匹馬,試了上百次都沒有出現差錯,他們準備把駿馬進獻給乾隆帝。那時來保已經很老了,眼皮往下垂得很長。他就用兩指撐起眼皮檢視馬兒,說:「其中只有一匹馬可用,其它二匹都不可用。」侍衛們按照來保說的又試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言。
幾名宮內侍衛,精心挑選了三匹馬,準備把駿馬進獻給乾隆帝。
有一天,來保坐在內閣,史貽直(文靖公)乘馬來到閣門外。史公偶然說起今天騎的是棗騮馬,是非常好的駿馬。來保說:「好是好,但是您所乘的是黃膘馬,為什麼要騙人呢?」史公說:「剛才是我口誤啊,但您是怎麼知道的呢?」來保只是笑一笑,並沒有回答。
又一天,梁詩正(文莊公)入閣有些遲到了。梁公說,他所乘的馬喝水喝得太多以致生病了,連行走都很艱難。來保說:「不是喝水太多而生病的,是因為它誤吞了水蛭造成的。」梁公就請獸醫針治,果然除掉數升水蛭後,那匹馬兒也就痊癒了。
還有一次,來保與史貽直坐在政事堂內,聽到牆外馬行聲,來保說:「這是匹好馬,身體是白色的,蹄是黑色的。」史貽直不信,叫人去看看,馬的顏色果然如來保所言。史貽直笑著說:「你前生是伯樂嗎?」來保依然笑而不答。說聽到嘶叫聲知道是好馬,或許是能做到的,但是隔著牆還能知道馬的顏色,就很不可思議了,來保相馬即是如此神乎其技。
來保相馬還有一件比較奇特的事,他曾經在路上看到一匹馱著煤的老馬,他花了很多錢把那匹馬買下來,洗得乾乾淨淨後送給皇帝。當時乾隆帝因為來保一向有伯樂的美稱,命令人把那匹老馬養在上好的馬廄里。
有一天,率部眾降清的准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前來拜謁皇帝,乾隆帝在灤陽萬樹園接見他。准噶爾部族素以騎射聞名,皇帝想要觀察他的騎術,他推托說沒有馬。侍臣牽出平時使用的馬給他看,都不合他的意。來保叫養馬人牽出他送給皇帝的那匹馱過煤的老馬,叫阿睦爾撒納騎騎看,阿睦爾撒納才剛騎上去要走,馬就跳躍著把他震了下來,試了三次,情況都一樣。阿睦爾撒納覺得很丟臉,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隔年,阿睦爾撒納叛清,成為西陲的強大邊患時,侍臣回憶起之前在萬樹園試馬時的事情,認為來保進獻的那匹馬很有靈性,已經事先知道阿睦爾撒納會叛逆,所以不願意讓他騎,三次把他甩下馬來。所以當時的人說,來保公相馬的目力,似乎還比伯樂更強呢!
來保公曾對嚴道甫說:「二十歲時,曾在長安門外服刑三十餘日,研究《易》象乾坤二卦,得相馬之道。從中得到神的真傳,這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來保去世,謚號文端。乾隆帝嘗為《相馬歌》賜之。
參考文獻:
〔清〕袁枚:《子不語》》卷二十一
〔清〕佚名《名人軼事》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