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鑑圖説》之任賢圖治。(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帝鑑圖説》由明代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主編,供尚在沖齡的小皇帝萬曆帝閱讀。該書圖文並茂,語取易曉,由一個個小故事構成,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萬曆帝一經觀賞,便愛不釋手,該書也成為後代帝王的啓蒙讀物。萬曆帝特命史官把此事載入史冊,「以昭我君臣交修之義」。
《帝鑑圖説》取自唐太宗「以古為鑑」之語,這正是張居正主持編撰這部書的指導思想。「溯唐虞以迄漢、唐、宋理亂興衰、得失可為勸戒者,條其事百餘,各因事繪圖,系之説」,「視其善者,取以為師」,「視其惡者,用以為戒」。因此,《帝鑑圖説》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聖哲芳規」講述了歷朝帝王勵精圖治之善,取以為師;下篇「狂愚覆轍」剖析了歷代帝王狂愚之禍,引以為戒。
《帝鑑圖説》中,圖畫佔有相當份量,每則故事都配一幅圖畫,每幅圖畫都佔一整幅頁碼,全書畫面設色典雅,線條流暢,造型生動,人物的表情、動態、服飾無不精心繪製,展示了當時繪畫藝術的超卓技藝。在明朝,繪畫藝術得長足發展,湧現出像仇英、陳洪綬、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等著名畫家。《帝鑑圖説》的繪畫者雖未署名,但以其為御用圖書配畫的資格論,必為一時之秀。
1、任賢圖治
《帝鑑圖説》之任賢圖治。(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唐虞史書上記載,帝堯在位時,任用賢臣,與圖治理。那時賢臣有羲氏兄弟二人,和氏兄弟二人。帝堯命他們四人負責掌管四時方岳之職,他們的官名,就叫四岳。特派羲仲居住東方隅夷之地,負責春天耕作之事;派羲叔到南方交趾居住,管理夏天糧食生產變化情況;讓和仲住在西方昧谷之地,管理秋時收成之事;叫和叔坐鎮北方幽都一帶,掌管冬天倉儲管理及天氣變化之事。帝堯又向四岳等官員徵求意見,讓他們推舉天下可用之賢才,於是,舜被四岳舉薦為相,後來成為帝堯的繼承人。那時天下賢才都聚於朝廷之上,百官各舉其職。帝堯垂拱無為,而天下自治。
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意思是,手足完備的才能算正常人,有眾多良臣才能成為聖君。其後帝舜為天子,也跟著帝堯行事,任用九官十二牧,天下太平。乃與群臣作歌以記其盛,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所以稱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斯任賢圖治之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