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2-03-22 14:00:00作者:傅國湧
1924年,國父孫中山在廣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2011年初,有一家出版社要重版孫中山的《建國方略》,要我寫點推薦語。大約二十年前我買了一套《孫中山全集》,通讀過《建國方略》,當時對《實業計畫》讀得最激動,「知難行易」學說也曾吸引過我,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卻對他的《民權初步》感覺最好。
我深深地感到,對今日的中國而言,我們更需要從《民權初步》學起,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對於《實業計畫》則應該以更多反省的眼光去看待,在三門峽、三峽這些建設中我們尤其要學會反省,那些大規模的建設往往與設計者的初衷未必吻合。
我更相信,文明是生長起來的,不是設計出來的,我更相信得寸進寸的思路,而不是天上突然掉個大餡餅。因此我寫了這樣一段推薦語:
孫中山憂鬱的目光穿透了近代中國幽暗的長夜,他一生的是非得失注定是歷史長久爭議的題目,毫無疑問他不是什麼完人,他只是一個終身為自己的理想而跋涉、苦思的理想主義者,包括他留下的《建國方略》在內,都有許多可議之處,與《實業計畫》中那些宏大的規劃相比,我更欣賞他的《民權初步》,一個古老民族從學習如何開會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開始,也許比通往富強的大夢更重要。
與五權憲法相比,我更欣賞他的三民主義,主義與否倒在其次,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詞確實抓住了中國問題的關鍵,百年變遷,民族問題早解決了,民生問題也在解決之中,今天迫切需要面對的乃是民權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