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朋友圈哪裡最特別?(組圖)

作者:戴東尼 發表:2022-01-01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縱觀中國古代詩壇,擁有「詩仙」美譽的李白無疑是最響亮的一個名字,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列為「五倫」之一的「朋友」,亦是「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如果能夠結識志趣相投的朋友,真是不亦樂乎!

李白有這麼五位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在竹溪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這就是被後人稱為的「竹溪六逸」。

竹溪六逸講述的是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至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同隱於竹溪。這個竹溪位於徂徠山西南麓的乳山腳下,峰巒突起,一川縈迴,林木棉蒙。後來李白在《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一詩中寫道:「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的詩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竹溪生活的深情回憶。

如今,徂徠山前有一竹岩,石紋如深雕竹葉片片。攀上竹岩,可見到金代明昌年間人安升卿所書「竹溪佳境」四個大字,自此沿溪而行,但見溪水淙淙,逶迤西注,芳草葳蕤,雜樹生花,這裡便是六逸堂故址所在。「迄今人去已千載,流風餘韻猶宛然」。

世人仰慕他們,因為他們有著隱士與逸民的心理特徵,性之所至,高風絕塵。他們寄情於山水林泉,不為世俗所動,那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文化態度,更是一種不修道已在道中的生活方式。

而今的竹溪,雖已無唐代碧玉千竿的勝境,但清流依舊,山月無恙,猶使人時時追懷太白詩仙的遺韻,竹溪六逸也成為歷代名畫家筆下常見的題材。

這幅《竹溪六逸圖》是張大千作於甲申(1944年)的傾力之作,時年46歲,無疑是一幅張大千的代表作品。此幅寫竹溪六逸雅集之事,竹林掩映,溪流映帶,六位逸士,吟詩作畫。畫面上的這些人物分別交代清析,而周圍環境溪水映帶、溪流映帶,均相互照應,有所關聯,尤得清逸之氣。此作張大千取法頗高,六位逸士衣紋簡練,開臉高古,作書於規矩中見飄逸,有晉人風度,而尤能書畫相通。

1944年6月,張大千在重慶舉辦的臨摹敦煌壁畫展覽結束後,他旋回成都,上了他日思夜想的青城山,仍居上清宮。期間多有閑暇,遊目騁懷,筆墨有所寄寓。之前張大千在敦煌臨摹了大量重彩壁畫之後,此時尤重工細而精謹的筆墨。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