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東方,萬物應勢而生,人生隨緣而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順其自然,是最健康的活法,也是最高級的養生。
漫漫人生路,但求自然而然,過好餘生每一天。
唯有順其自然,方能身無恙、心無憂、人生無大過。
【01】身無恙
《莊子·養生道》中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意思是說,順應萬物自然,就可以保重身體,保全天性,養護精神,盡享天年樂百歲。
現在的人們刻意追求健康長壽,處處小心翼翼,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也層出不窮,但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長壽妙方和滋補神藥。
晚清名臣曾國藩年少便身體虛弱,小病大病不斷,一生中幾乎沒有什麼健康歲月。但他卻以病弱之軀,科舉封侯、創建湘軍、管理家庭、教育子女,幾乎面面俱到。更難得的是,在平均壽命據說只有33歲的清朝,而曾國藩卻活到了60多歲。
可以說,曾國藩順其自然的養生之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曾國藩在飲食上十分規律,每頓只吃八分飽,不貪口腹之欲,飯後還堅持散步。每日睡覺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黎明即起,絕不戀床。保持順時而為的飲食作息,不僅能夠提精益神,更可修身養心。
順其自然,是應該做的就身體力行,不應該做的就令行禁止,不放縱自己的慾望,也不過度保護自己。
尊重生理規律,節制自己的慾望,長此以往,身體才能安然無恙。
【02】心無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能左右命運的安排。
很多時候,生氣較勁都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有的壞情緒,最終都由自己買單。
俗話說,百病生於氣,養生先養心。在《莊子·田子方》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春秋時楚國的孫叔敖,政治場上三起三落,曾三次官至令伊(宰相),也有三次淪為平民。
肩吾問他:「你三次高官厚祿卻不顯榮華,三次被貶離開也面無憂色,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孫叔敖回答說:「得失並非我能左右的,所以官職來的時候我不拒絕,失去的時候我也不阻止,故此心無憂慮啊!」
恰如莊子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你無可奈何的,順其自然接受命運的安排,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所以,無論喜樂悲歡,還是得失因果,順其自然就好了。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修一顆從容心,做一個自在人。如此,方可心中無憂,清風明月,不請自來。
【03】事不強求
荀子有言:「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運行規律,生命中很多東西,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越是強求,就越得不到;做得越多,錯得也越多。
與其做無望的掙扎,落得個事與願違的結局,不如順其自然做好自己,不求事事盡如人意,但至少人生無大過。
曾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小和尚問師父:「師父,為什麼有些東西我越想要越得不到呢?」
師父笑著說:「大概是因為你執念太深,所以難免進退失據,反而一無所獲。」
小和尚困惑不解:「師父,那我要怎麼做呢?」
師父笑了笑:「順其自然吧,別著急,該是你的遲早都是你的。」
小和尚由此大悟。
誠然,沒有誰的一生是盡善盡美的,所以我們總會被數不清的慾念執著牽引,心有不平聽風便是雨。
況且人生天地間,謀事在人,成事卻在天,誰能保證自己一生順遂。
做人,唯有知天命畏人情,不為外物所擾,不為得失所困,才能善始善終。
願你往後餘生,不沉陷於朝夕得失,不汲汲於慾望名利,用順其自然的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