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近一段時間以各種名目對民營企業家進行打壓。(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12月6日,中國官媒齊刷刷的推出文章,圍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弘揚企業家精神」,賣力的宣揚企業家要做愛黨、愛國,回報社會的「典範」。財經社評更是要求企業家要提振信心,切勿挖歷史的舊賬。
12月6日,官媒《人民日報》發表《弘揚企業家精神,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的文章。文章稱,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弘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們應深刻認識到,企業營銷無國界,但企業家有祖國,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愛國情懷是企業家應有的價值追求。
《光明日報》則在《立時代潮頭 惠國計民生——企業家精神述評》一文中,大講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家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稱優秀的企業家,必然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
《中國青年報》在《讓企業家精神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疑文中稱:企業家應對國家、對民族懷著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擁有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的愛國情懷。
多個官媒的文章都列舉了曾經的民族工業企業家們,是如何在抗日戰爭中,以及中共建政初期對國家做出貢獻。但官媒們大概都忘了,在中共建立政權後,強制公私合營,那些做出巨大貢獻的企業家們的最終下場。
而眼下刮起的「共同富裕」風,北京當局以各種名目對民營企業家的打壓、收割,又會讓多少企業家想起五十年代初,中國民族企業家遭遇的滅頂之災。
因此,12月6日,《財經》雜誌適時的發了一篇社評:《提振企業家信心,挖歷史舊賬之風不可長》。
社評稱,近年來當局已經體現了「真正拿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的精神」,但民營企業家群體在「充分感受到黨的政策的溫暖」,「充分感念各級領導幹部對於民營企業的關懷」,充分體認到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而出臺「各種監管規範的必要性和良苦用心」的同時,還是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和擔心。這是因為民營企業家深受一些別有用心的社會輿論導向的困擾。
文章稱,總有一些輿論帶節奏,將法治市場經濟題中的規範和監管,解讀為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打壓。例如「共同富裕」,就被解讀為「要以民營經濟為代價來實現均貧富」。
文章還稱,近來「又有一股妖風」欲將社會輿論的焦點引向當年企業改制時期的所謂歷史問題,大有對產權改革興師問罪甚至反攻倒算之勢,一時間弄得人心惶惶。重新炒作國企改制和產權改革的所謂歷史問題,不利於提振企業家信心,是挑動社會矛盾對立情緒。不利於最為廣泛有效調動全社會積極性能動性。
有網友留言道:「舊帳是何定義,只有對與錯,模糊概念為何!」 「這些媒體的文章大有文章!」
各路喉舌密集性的發表所謂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文章,恰恰證明了北京當局近一段時間以來對民營企業的打壓,以及大量民營企業被國企吞併,在民營企業家中製造了新一波的恐懼。
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中共目前面對國際圍剿、國內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內外交困下,只能以「愛國情懷」,「社會責任」等看似高大上的詞,對企業及企業家們進行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