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限電的情況也有外匯不足的原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連升10個季度,接近2.7萬億美元,創記錄新高,導致淨外匯儲備再次降低。晶元、糧食、能源和原材料等進口都依賴外匯儲備,現在大範圍限電的情況也有外匯不足的原因。中共聲稱不惜代價保供應,誰是代價?
淨外匯儲備再次降低 一年內要還債1.5萬億美元
去年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發生,對經濟產生了阻滯,各國停工停產導致工業原材料產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開始,由於全球經濟逐漸復甦、貨幣流動性過剩、供應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漲,原油及製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礦石和有色金屬漲幅尤其明顯,這對中國外匯儲備產生了影響。
9月30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為26,798億美元,刷新記錄新高,已連續10個季度上升。
從外債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佔44%,短期外債佔56%。
短期外債是指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外債,也就是債務人在境內,債權人在境外形成的對外負債。也就是說,在一年之內要償還1.5萬億美元的外債。
在2015年底,淨外匯儲備(外匯儲備餘額減去外債餘額)還有2萬億美元,到2020年初就跌破了1萬億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末為7千億美元,現在只有5千億美元了。
外匯儲備不足 高品質煤炭難買 百姓挨餓受凍
中國東北三省因供應缺口導致居民用電受限被輿論廣泛關注,吉林省副省長吳靖平日前表示,「要從落實與蒙東煤礦中長期供煤協議......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這位副省長釋放出一顆「煙幕彈」,然而實際情況如何?
褐煤是發熱量最低的煤種,富含水分,不宜長途運輸,內蒙古東部幾乎佔據了中國3000億噸褐煤儲量的70%以上。褐煤是發育不完全,處於次煙煤和泥炭之間狀態的煤,而褐煤卻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一種化石燃料。
其實,發電用的動力煤最為緊缺。澳洲煤炭品質極高,具有低灰、低硫、高熱量的特點。自從中共用貿易方式報復澳洲,發布煤炭進口禁令以來,高品質的澳洲煤進口數量近零。目前中國進口煤炭主要來自印尼,但印尼近期正在收緊煤炭出口,預計未來3個月印尼煤炭出口將會下降。
發熱量為7000大卡的高品質煤炭,每304克能發電1度(千瓦/小時),煤炭發熱量越低,需要的數量越多。並且,很多發電廠的設備都有煤種的匹配要求,否則會傷及設備。不僅發電廠有設備和煤種匹配的要求,煤化工項目中氣化爐也存在和煤種匹配的要求。
天氣逐漸寒冷,不僅煤炭需求增加,天然氣在化工和民用等方面的缺口也十分巨大。
10月1日,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副總理韓正下令最大的幾家國有能源公司,包括煤炭、電力和石油等行業的公司,「不惜一切代價」確保今年冬季供應。
央企聯合石化表示,計畫在今年冬天進口133億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這比去年冬天的進口量高出約9%,並在10月底前加速增加天然氣庫存。
包括中國海洋石油和中國石油在內的其它央企也在國際市場詢價。
但是,中國肯定沒有足夠的天然氣來過冬,因為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約為國內價格的兩倍,各個城市的燃氣公司在出售天然氣給國內消費者時面臨巨大損失,百姓注定要過一個「最貴」的冬天。如果無法加熱取暖、烹製食物,百姓難免會挨餓受凍。
國際LNG現貨最新價格飆升至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34.47美元的歷史高位,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00%以上,這對外匯儲備產生很大壓力。
外匯不足 中共難免要動歪腦筋
中國每年進口需要2萬多億美元的資金,可是一年內要償還的短期外債餘額達到1.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實際上是不足的。如果可以賺取外匯的外貿出口一旦出現問題,中國的外匯儲備即刻捉襟見肘。
同時國際資本投資中國的速度又在放緩,外匯儲備的壓力很大,中國有很多的商品不得不向外國進口,例如,航空發動機、晶元、專利技術等,甚至還有大量的農產品,玉米、大豆和大米等。而且外企不斷撤資,中共則一直在設法阻止、拖延外企撤離中國,但是為了避免國際金融信用破產,對外企撤資和利潤匯出所需外匯是必須準備好的,並且不能隨意動用。另外,也不能隨意拋售美國國債,那樣會自損。
外匯儲備不足,也是中共提出經濟內循環和提倡節約糧食的一個重要原因,發展內循環經濟就是為了擺脫對進出口的依賴,節約糧食則是為了減少糧食進口,從而少使用外匯。
實際上,中共寄託希望的外貿出口若出現萎縮,香港的外匯儲備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香港金融管理局7月7日公布,香港於2021年6月底的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4,916億美元。
在2019年就有傳聞稱,香港的外匯儲備被中央政府調用,香港金融管理局當時予以否認。但是,現在港版國安法已經實施,在愛黨人治港的情況下,中共中央調用香港的外匯儲備,誰會說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