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僅聰明,還有大智慧。(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人不僅聰明,還有大智慧。古人的智慧體現在眼光長遠,看淡利益、慾望,順應天理,行善積德,即使人間受苦一時,未來一定有大福報;而今人的小聰明體現在目光短淺,看重的是一時的利益與慾望,古人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今人把金錢視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為了金錢、權勢,可以做盡一切壞事,迫害神佛與修煉人的事都幹的出來,這樣的小聰明不過是在害人害己罷了。
古人的智慧體現在眼光長遠,看淡利益、慾望,順應天理,行善積德。(繪圖:志清/看中國)
《舊五代史·錢繆傳》記載:錢繆在故鄉臨安地區,興造了宅第,極其豪華。此宅第,交給父親錢寬居住。但他經常回到那裡遊玩,屆時車馬隨從,浩浩蕩蕩;成千上萬的人,前呼後擁。
錢繆的父親錢寬,每次聽說兒子要回來了,就四處躲避。錢繆則立即步行,親自去尋找父親,並請他說明躲避的原因。
錢寬說:「我們家,世代以耕田捕魚為業,從未達到現在這樣的富貴顯赫。你如今身為十三個州的主宰,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知有多少忌恨的目光盯著你,你與他人爭權奪利,恐怕禍患會殃及我們全家!所以,我不敢見你。」
錢繆聽了父親心中的憂慮,深受震動,立即向父親認了錯。
據《宋史》記載,宋將曹彬,性格慈和,為人謙讓,從不亂殺。剛剛攻破遂州,各將都要求離營住城,曹彬不許可。他把抓獲的婦女,集中關在一起,秘密派人保護。等到事態平靜後,尋找她們的家庭,由家人將她們領回家中。沒有家人領取的,就備禮,把她嫁出去。
後來,曹彬在討伐金陵時,首先焚香發誓:「破城之日,不戮一人。」
後來,曹彬的兒子曹瑋、曹琮(讀從)、曹璨,都相繼為帥,繼領旌鉞(讀「月」,古代將領領兵時、由帝王賜給的一種象徵權威的兵器)。小兒子曹圮(讀「起」)追封王爵。後來的光獻太后,也是出自他家。曹彬的子孫,榮盛無比。
當時,有另一同姓將軍曹翰,因攻不下江州而大怒,後來,大肆屠城,縱兵淫掠。曹翰死後,不到三十年,子孫中,就有人淪為乞丐。
明代馮夢龍《智囊》記載了這麼一個「買仁義」故事:戰國時期的孟嘗君問門下的食客:「誰熟習帳目,能為我去領地薛收債?」
馮煖自告奮勇的說:「我能。」於是馮煖備車輛,整理行裝,載著債券契約出發,向孟嘗君告辭說:「債收完後,要買什麼東西回來?」
孟嘗君回答說:「您看我家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回來。」馮煖到達領地薛之後,將欠債的人,都如數找來,核對債券無誤後,謊稱孟嘗君命令免除大家的債務,燒掉了所有的債券。欠債的人,都歡呼「萬歲」。然後馮煖坐著馬車,直接回到齊國。
孟嘗君驚訝他辦事的迅速,便穿戴好衣帽,去迎接馮煖。
孟嘗君問:「債都收完了嗎?」
馮煖說:「收完了。」
孟嘗君問:「你買了什麼回來?」
馮煖說:「您說買您家中缺少的東西。我揣測主君家中,珍寶堆積如山;圈裡的馬狗,應有盡有;美姬遍布庭院。主君家中所缺少的,只有仁義!我便私自為您買來了尊貴的仁義!」
孟嘗君說:「仁義怎麼買呀?」
馮煖說:「目前主君只有小小的一個薛地,卻不愛撫薛民,還以賺錢為目的,向他們放債。所以我詐稱:您下令,免除他們的債務,因而燒了那些債券。百姓都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為您買的仁義。」
孟嘗君很不高興,說:「別說了,下去吧。」
一年後,齊王懷疑孟嘗君,譴他回他的封邑去。孟嘗君將到薛地,但離薛地還有一百多裡,薛地的老百姓,就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在道路旁,迎接孟嘗君。孟嘗君很是感慨,對馮煖說:「先生您為我買的仁義,今天我終於看到了!」
馮夢龍點評:唯獨買仁義這一高節,超越千古!這是戰國其他的謀策之士,所不能做到的。想要保國保家的人,都應效仿!
至孝感動神明
還有一則至孝感動神明救了全家的故事:清代順治甲午年三月,江蘇省武進縣(古名晉陵)城東居民顧成的兒子,娶錢氏小姐為妻。有一次,錢氏回娘家探親,不久,丈夫家鄉流行急性瘟病,傳染面積很廣,傳染的速度也很快,病死的人很多。大家都怕傳染,弄得人人自危,驚恐萬狀,以致於連至親也不敢去過問、探望,唯恐逃避不及。
顧成夫婦也不幸染上了瘟疫,後來他的兒女等一家八人,全都染了瘟疫。錢氏在母親娘家,聽到了翁姑(家公家婆)都患上了瘟疫的消息,急著要回丈夫家探病。
錢氏的父母,愛女心切,恐怕女兒回到婆家,也會染上疫病,所以力勸錢氏:切切不要回到丈夫家去!
可是,錢氏深明大義,她說:「丈夫娶妻,原是希望我能幫助侍候翁姑。現在翁姑病危,倘若我忍心不歸,那與禽獸有什麼兩樣!」錢氏終於不顧父母的反對,不怕疫病的猖獗與感染,隻身回到丈夫家去。
錢氏至孝,感動神明,救了婆家全家人。(繪圖:志清/看中國)
當錢氏回到夫家以後,顧成夫婦及其他染疫的全家八人,都奇蹟般地霍然而愈。當地的人們,都認為顧成全家能免於疫病的死亡,是由於錢氏至孝,而感動了神明的結果。
錢繆的父親頭腦冷靜,能居安思危,看到兒子窮奢極欲,能擔憂到兒子的未來,令兒子感動改錯;宋將曹彬,不濫殺無辜,不屠城,福報後世兒孫;馮煖為孟嘗君買仁義,被稱為超越千古的高節;錢氏至孝,感動神明,救了婆家全家人。從中可以看出古人有大智慧,知道順應天理而行,行善積德,不僅自己得福報,後世兒孫都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