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經濟週期的風向標。(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房地產是經濟週期的風向標,甚至有十次危機九次房地產的說法,即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導致經濟體遭受重創。1923-1926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房地產泡沫與經濟大蕭條、1986-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與隨後「失去的二十年」、1991-1997年東南亞房地產泡沫與亞洲金融危機、2001-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與全球金融危機......
COVID-19疫情爆發後,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實施了超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大量的流動性充斥在金融系統和各個領域,於是,各國的房地產價格都在飆升,造成了全球20多年來最廣泛的價格上漲,也再次引發了經濟學家對金融危機爆發的擔憂。
過去一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都出現了強勁增長。數據顯示,這種趨勢在今年第二季度繼續發展。在美國,房價以近3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自上一次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使資產負債表變得越來越大,尤其疫情爆發以來,其資產負債表膨脹速度很快,通貨膨脹也隨之高企,不過由於美元是國際貨幣,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風險。
同樣房地產價格保持強勁增長的還有英國、韓國、加拿大和土耳其等國。在經合組織(OECD)數據涵蓋的40個國家中,今年第一季度僅有3個國家的實際房價出現下跌,這一數字為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大部分國家的房價都在上漲,其中紐西蘭的房地產價格飆升幅度最大,在過去12個月中上漲約30%。
紐西蘭首席人權專員Paul Hunt在一份聲明中說:「紐西蘭的住房危機也是一場人權危機,涉及到房屋所有權、市場租賃、國家住房和無家可歸者。」
實際上,如果全球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尤其是在超低利率伴隨著強勁信貸擴張的情況下,就可能演變成一種不可持續的上漲,最終可能導致經濟活動逆轉。
反觀中國大陸,卻是一個獨特的例子。由於特殊的政治體制,用強力的行政手段在維護史無前例的房地產泡沫不破。
3月2日,國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分析稱:「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投機,這是很危險的……」
「泡沫大」是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重磅定調,「很危險」則是繼「房地產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之後的又一次嚴厲警告。
每到經濟下行週期,中國大陸放鬆樓市調控就成為一個選項,2008-2009年、2012-2013年、2015-2016年......這次其實又到了關鍵的時期,疊加疫情對經濟壓力更大,但從中共中央對樓市的定調來看,放鬆調控已經是不可能實現的了。因為中國原來的經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如果再次放鬆房地產市場控制,那麼土地、人才、信貸等經濟要素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房地產領域,而導致實體經濟缺乏推動力而無從發展。
綜合來看,中共當局並非想讓房價下降,而是提出「穩」房價。並且用行政手段「冰封」住樓市,避免房地產泡沫破裂。
縱觀全球,最令人擔心的是香港樓市,因為政經局勢都不穩定。
在低利率的環境推動下,香港樓市持續火熱,多區屋苑的房價屢創新高。不過自去年中共在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以後,日益加強對香港控制,數十萬港人移民,這些人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尤其是在香港有房產的人,賣掉香港物業後,帶著資金離開,這對未來香港樓市來說就是一個衝擊。
另外有資金在流入香港樓市。香港一直是中國大陸外逃資金的首選中轉站,中共權貴階層持續將資金轉移到海外,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不斷下降,大量資金的湧入也推升了香港的資產價格。事實上,習近平也在利用港版國安法「抓」這部分資金。
例如,中國外匯儲備在2014年6月達到歷史高點的近四萬億美元,到2016年12月,官方數據消失了近一萬億美元。而2014-2016年度,中國依靠外貿賺取(出口額減去進口額)14,853.6億美元,這些資金沒有賬面上的資金數量增加,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了至少二萬億美元。
另外,美國政府制裁力度還未發揮到最大,香港現狀已經讓一些公司和資金轉移到新加坡等地,這對未來的樓市都有一定衝擊。
隨著中美脫鉤的跡象愈發明顯,與中國大陸樓市被強力管制不同的是,任何一個事件都可能是引爆香港樓市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