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畫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公元1014年,北宋應天府發生一件大喜事。宋真宗御駕應天府,詔告百姓:所有臣民不論老幼、不分貧賤,可到「重熙頒慶樓」免費吃三天。萬民鼎沸,應天書院的師生相約而行,唯獨一位學子不為所動,依舊潛心讀書。這位學子就是被後世稱譽為「天地間第一流人物」的范仲淹。
當時,范仲淹的同學詫異地問他:「睹聖顏,享美食,千載難逢,為何不去?」
范仲淹搖頭說:「書念不好,見到聖上也沒用;書念好了,他日再見也不晚。」
一年後,他進士及第,不僅一日看盡長安花,日後還成了國家的肱骨大臣。
一、少年看遠
范仲淹2歲喪父,母親迫於生計改嫁朱家,他也改為朱姓。幼年時隨繼父四處顛簸,生活十分艱苦。好在進士出身的繼父視他如已出,悉心教他讀書明禮。在繼父的教誨下,范仲淹從小就立下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宏願。
但范仲淹多次參加科舉,卻屢考不中。他嘆道:「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范仲淹愈發刻苦勤學,他暗下決心,此生不達志向絕不罷休。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繼父去世,兄弟相爭,范仲淹這個「抱來」的孩子也被掃地出門。一夕之間,孑然一身,天地茫茫,不知前路在何方?
那年,范仲淹22歲。讀書成了他唯一的出路,他拜別母親,帶著一劍一琴,來到應天書院求學苦讀。
范仲淹當時有多苦呢?據北宋魏泰記載:「公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十數莖,醋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齏」就是醃漬的咸菜,稀粥就咸菜,范仲淹整整吃了5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元1015年,范仲淹終於進士及第,叩開了「治國平天下」的大門。
曾國藩曾說:「人才高下,視其志趣。」
一個人能不能成才,不看家世背景,也不看智商情商,而是看他的志向。
二、中年看寬
有人說,人到中年的最高境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尤其在宦海沉浮中,能恪守初心、堅持自我的人,更是令人欽佩。
40歲的范仲淹,憑著實幹業績調任京師,做了秘閣校理。雖然官不大,但也是皇帝的近臣。然而,深諳為官之道的范仲淹卻偏要直言立朝,哪怕是面對垂簾聽政、權勢煊赫的太后,他也毫不畏懼,照樣直言進諫。
初入京城,范仲淹就上疏奏請太后撤帘還政。太后震怒,把他放逐到民不聊生的河內府,直到太后去世,范仲淹才得以回京。
剛回來不久,明知宋仁宗執意廢后,范仲淹卻以有違祖制一再反對觸怒龍顏,被貶謫到睦州。
范仲淹重返京師後,他看不慣宰相任人唯親、把持朝政,親手繪製了一幅《百官圖》彈劾宰相,最後被宰輔反擊再度被貶。
八年三貶,對於范仲淹險像環生的官場生涯,連朋友都替他著急,勸他少說話,莫管閑事。
范仲淹淡然說道:「人世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
人生不過百歲,少時無知,老了憔悴。只有屈指可數的中年歲月可以逐夢前行,又怎麼忍心被功名所累呢?
不管升遷還是貶謫,范仲淹皆以平常心待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他都坦然接受,盡心竭力,砥礪而行。也正是這份看寬得失的豁達心胸,讓他愈挫愈勇,總能在逆境中屢創奇蹟。
時人稱他,每貶一次,就光耀一回,名望和地位就上一層,尤其征戰沙場,大敗西夏,更是成就了他一代儒將的風采。
人到中年,行如逆旅,潮落追著潮起,逆境疊著順境,生活總是接二連三地給我們挑戰和困難,每一步都異常艱難。但生活越艱難,我們的內心越要看寬。無論順逆,都心懷希望,把逆境活成順境,將溝坎踏成坦途。
不管得失,都不忘初心,既要有登高的膽識,更有觸底反彈的果敢。
三、老年看淡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范仲淹出色的治世才能,驚艷了宋仁宗,他任命范仲淹為參政知事,主導「慶歷新政」,革舊圖新。遺憾的是,因宋仁宗的多疑寡斷,聲勢浩大的改革僅一年就黯然謝幕。
公元1045年春,57歲的範仲淹,兩鬢斑白,身形微佝,獨自一人坐著一輛馬車,緩緩駛離京城,從此退出了政治舞臺。但遠離朝堂的范仲淹並沒有徹底退隱,而是將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興學校,明教化」之中,經常利用閑暇執經講學,率先垂範興學育人。
聽聞蘇州私宅是風水寶地,子孫後代能「踵生公卿」,范仲淹二話不說,把它改建學堂,他說:「一家貴,孰若吳士咸貴乎?」
范仲淹為北宋培養了張載、狄青等許多傑出人物。更令人欽佩的是,他開創了中國慈善事業的先河。花甲之年,他拿出畢生積蓄修建範氏義莊,用以資助家族中的貧困者,並告誡子孫後代遵照執行,僅此一舉便澤被後世800多年。
從此范氏族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贍。而范仲淹自己卻獨無餘資,病逝後穿著舊衣下葬,連喪禮都是友人湊錢舉辦的。
范仲淹留給家人的不是萬貫家財,不是顯赫地位,而是高尚的人格品性和受益無窮的精神財富。
范仲淹常說:「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人如果有道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房屋家產呢?
人生在世,食不過三餐;宿僅需三尺;縱然百年轟烈,也終將化為一抷塵土。
與其被名韁利鎖虛費光陰,不如在內心修籬種菊,收穫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放下虛名浮利,才能傾聽內心聲音,擁有真正的幸福。
看淡人間浮華,才能隨意隨性生活,擁有真正的自由。
從寒門孤兒逆襲成千古名相,再到天地間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勵志而又傳奇的一生,活成了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人生本是一場修行,真正的智者,一路選擇,一路改變,一路成長。
青年要志存高遠,不可耽於享樂。
中年要初心不改,不可隨波逐流。
老年要淡泊名利,不被物慾牽絆。
唯有如此,方能修身律己,行於正道,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