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地核下發現炎熱、大密度神秘物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來自馬里蘭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近30年發生的數百場大地震資料後,在南太平洋馬克斯薩斯(Marquesas)群島火山口下面的地球深處,意外發現了一個大量高溫、緻密、異常未知物質組成的巨型結構,而夏威夷下方此前發現的異常結構也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
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名為Sequencer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了1990年到2018年近30年間,太平洋海盆附近發生的數百次6.5級以上地震的7000張地震圖,結果發現了大量隱藏在雜訊中的回波,從而可以更精細地描繪地幔和地核邊界處的地形結構。
在馬克斯薩斯群島下面的地核地幔邊界,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個此前未知的高溫密集巨型異常結構,寬度達100公里,綿延上千公里;而在夏威夷下方,此前發現的同樣結構,回波則更為強烈,這意味著這個異常結構非常密集,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這些高溫密集的異常結構被稱為超低速區(ULVZ),它們從地核和地幔邊界不斷升起,會在漫長的時間之後來到地表附近,最終噴發形成火山島。
地震發生後,各種地震波會通過地球內部傳播到全球,這些震波遇到密度、溫度和成分不同的物質時,會改變速度,發生彎曲或散射,從而產生可以被檢測到的回波。科學家們通過測量這些回波到達放置在地球不同位置的地震儀的時間和振幅,就可以描繪出地球內部各種不同物質的位置、大小、溫度等物理性質,就像給人體做CT掃瞄,或者蝙蝠的回聲定位一樣。
目前科學家們還不知道這些緻密物質的成分究竟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們希望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瞭解其形狀和範圍,從而揭示地球深處發生的地質過程,為板塊構造和星球演化提供更詳細的線索。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看來地球內部的活動也是異常精彩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