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建造的木材來自哪裡,為何不易腐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故宮在明清兩朝是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當時是只供皇帝上朝辦公和他的後宮居住使用的建築群,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如今的故宮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禁地,成為了而今人們參觀遊玩的名地,那麼有人就會問了,故宮建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聽說有木頭腐爛的事情?當時建造的時候木材來自哪裡?什麼樣的木材才會被選中?
在明成祖在位的時候,故宮開始興建的,當時在興建之初是以行宮的規格依照南京故宮而建造的,當時為了尋找建造的木材,動用了很多的官員來監督採運木材,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雲貴、交趾(今越南)這些地方都是故宮木材的重要來源之處,當時也都派專門的官員在這些地方監督採伐。
故宮建造的木材來自哪裡,為何不易腐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當時選定的建造木材有楠木、杉木、檜木。材質都是以圍長分等級的,一共六等,其中一尺以上為最低等以上以此類推,五尺以上為最高等級稱為神木,當時為了滿足建造所需的木材基本上就是發現符合標準的木材就「悉伐而取之」,這種沒有具體目標數量的砍伐導致在1587年萬曆年間明朝皇家神木廠中存放的木材還有七千多根。
木材砍伐後要從深山中運送出來轉到水源河道,然後順著長江運到淮河,再順運河或者出海運到塘沽,最後才送至北京。
至於為何現在故宮中的木頭不會腐爛,這裡要說下,並不是不會腐爛而是不容易腐爛,就拿金絲楠木來說,其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要知道現在出土很多以金絲楠木為材質的棺木,在地下埋葬百年出土後還很結實。
除了木材本身的材質好之外,木材不易腐爛還與故宮的地理位置有關。故宮地處北方乾燥寒冷,蛀食木頭的蟲蟻數量較少。
第三點也是現在木頭防蛀常用的方法,刷漆,故宮的木材很多都塗上了大漆,在一定程度上為防蛀防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故宮的排水系統非常好,比現在很多的城市都好,從未發生過積水漫灌的事情,宮內的牆體都開有通氣孔,在防潮上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綜上,故宮才能經歷六百多年還不存在木頭腐爛的記載,但是當時建造哪種奢侈在歷史上都不多見,所以在一定程度可以說故宮是不可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