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3月10日訊】儘管外界時常認為中國「兩會」僅僅是個平淡無奇的「橡皮圖章」,但每年總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議案和建議引發人們的關注,有些是因為太雷人,還有些是因為非常接地氣。本臺記者家傲就盤點了今年兩會期間的吸睛提案。
不用好好學英語了?
近些年,隨著全球化浪潮席捲中國,英語技能看上去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不管是培養准留學生的各式國際學校、還是市場上五花八門的英語培訓機構,掌握這門外語已經成為了不少學生長遠規劃的重要一環。
但中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卻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取消英語在義務教育階段與語文、數學相當的主科地位,增加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課程佔比;不再將英語設為高考必考科目;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加非官方的各種外語考試。
許進表示,英語教學課時約佔學生總課時的十分之一,但英語只對極少數大學畢業生有用。與此同時,他認為目前翻譯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提供基礎口語翻譯服務,而翻譯軟體也能夠解決大量問題。因此,不再將英語設置為主課將解決素質教育缺乏課時的問題。
不少網友對此持批評態度。有人說,此舉勢必會促使家境優越的孩子去上更多的校外培訓班,這將加大普通家庭和富裕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差距。
北京獨立媒體人高瑜說,在中國越來越重視「愛國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語對於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至關重要。
「我認為英語是唯一能夠提高教育質量的課程。當今網路時代,英語學好了以後,學生各方面的眼界都會更開闊,甚至可以抵消政治課的無用功。」
器官捐獻納入地方行政考核?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陳靜瑜今年建議將器官捐獻率列入文明城市考核標準,並提出可將這一標準精確至上一年度全國平均器官捐獻率。另外,他提議可以給每個城市的器官捐獻登記人數設定比例。
他表示,中國每年約有30萬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僅有1萬多人有機會獲得器官移植,供需關係嚴重失衡。他還說,中國缺乏在國家層面推動器官捐獻行為,而此舉可以改善這種局面。
一些微博網友對此提出質疑,指出捐獻器官應是公民自願做出的決定,一旦納入行政考核就「變味」了。
獨立媒體人高瑜表示,拋開中共長期被指涉嫌摘取法輪功學員和死刑犯的器官不談,將器官移植納入行政考核本身就是對個人選擇權的不尊重。
「我認為這主要還是一個道德問題和世界觀的認識問題。如果這變成政府行為或者考核政績的內容,那完全是一黨專政下才有的提法。」
中國要出「國服」?
中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今年建議政府設計並製作「國服」,指出這不但可以創造眾多就業機會,還有利於「宣示國家主權」。
他表示,「國服」可以「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民族自尊、激活民族自豪感」,還必然能在國家慶典、節日、接待等場合發揮其「特殊作用」。
對此,有不少網友認為,這種事情沒必要擴大到國家層面,國人的文化需求多樣化是件好事。還有人說,目前鼓勵漢服就可以了,「國服」沒什麼必要。
獎勵生育二胎家庭?
2015年,中國結束了幾十年來飽受爭議的「一胎化政策」,全面放開二胎生育限制。但隨後幾年間,全國出生人口不增反減,去年登記的新生兒數量剛剛超過一千萬,比三年大飢荒時期還要低。
針對這樣的人口危機,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今年在兩會上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健全0到6歲的二胎幼兒託管服務、對生育二胎家庭進行一次性物質獎勵、免除二胎家庭夫婦個人所得稅、為這些家庭的住房、夫婦就業提供兜底性救助保障等等。
旅美中國人口問題學者易富賢說,為二胎家庭提供物質幫助是日本等深度老齡化國家早就在做的事情,但效果並不明顯。不但如此,中國還有一個沈重的歷史包袱。
「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讓我們的生育體系變得千瘡百孔,很多窟窿在哪裡,政府都不知道。即便它修補了看得見的幾塊短板,前面的窟窿它仍然看不見。」
取消公務員報考年齡限制?
中國政府2007年發布的《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將公務員報考的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導致近年來很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甚至私企拒絕年齡更大的從業者就職。
中國人大代表、編劇蔣勝男今年建議,取消國家公務員報考的年齡限制,指出35歲是一個人事業的黃金年華,很多人都是在這之後才做出成就的,用年齡把他們排除在外很不公平。她說,取消這一限制有助於促進35歲以上勞動力人口的積極性,也可以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這條建議引發輿論的強烈關注。有支持者表示,有些工作更適合有些人生閱歷的人來做。而一些批評者認為,這會加劇本就極為激烈的就業競爭,年輕人找工作會更難。
北京人權律師劉曉原近日發推說,從2007年起,他連續多年每逢人大都會發文呼籲公開人大代表的聯繫方式,今年他發布的相關文章又因「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被刪除,他形容這「荒謬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