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宛首都首都維爾紐斯金融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1年3月9日訊】上個月,蓋亞那的臺灣辦事處,遭受老共打壓,胎死腹中之後,比蓋亞那更大咖的立陶宛來了,臺灣辦事處將在月底建立,老共外交部已經氣急敗壞,警告立陶宛不要被台獨利用。
立陶宛脫離蘇聯獨立
位於蘇聯帝國邊陲的立陶宛,是波海三小國之一,人口300萬上下,人口在2011年最多統計來到350萬,去年調查時卻下降到290萬,老化速度很快。立陶宛在1940年二戰期間,被蘇聯佔領,1990年,蘇聯崩盤後脫離蘇聯獨立,長達50年的蘇共殖民政策下,被視為立陶宛的恥辱,立陶宛在脫離蘇聯之後,快速民主化。1989年,波海三國動員200萬人,民眾出動手牽手,牽起要求自由和人權的「波海人煉」,震撼國際社會;2004年,立陶宛被接納成為歐盟一員,目前使用歐元,境內也以立陶宛母語和波蘭語為多數。立陶宛脫離蘇聯後,境內不願意歸化的俄羅斯人,多數已經離開立陶宛,因此俄語變成少數語言,過去50年,俄語是國家語言,立陶宛獨立後,「去俄羅斯化」的工程,被視為轉型正義的重要工程,在經濟自由化之下,國民所得來到2萬美金,幾乎是俄羅斯的一倍,這種情況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出現,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的比較,優劣相當明顯。
1989.8.23波羅的海三小國三國動員200萬人牽起要求自由和人權的「波海人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立陶宛決心和臺灣來往,是經由國會議決,這個決心不小,因為,立陶宛必須先脫離中共在中東歐所建立的17加1經濟合作協議,中共利用蘇聯崩盤後,立即搶進中東歐華沙集團國家,扮演重要腳色,由於共產意識形態相同,中共很快取代蘇聯在中東歐的地位,看準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衰弱,中共變成經濟發展的帶領者。最早的時候,在布拉格、布達佩斯到處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小販,販賣低品質的中國商品,但是,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來自中國的資金,已經從小販變成國營大企業,正在中東歐到處購買過去蘇維埃共產時代華沙集團國經營不佳的國產事業,變成中共奪取的目標,但是,很多中東歐國家坦言,中共的投資承諾,經常言而無信,很多國家並未受惠。這幾年,中共經濟下滑,加上武漢瘟疫蔓延到中東歐,很多國家對中共的印象已經大打折扣。
紅色資金滲透中東歐
中共紅色資金在中東歐的滲透,扮演了過去蘇聯的腳色,於是,在這些地區呈現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加快民主化進程,努力拋開中共,另一個世界則是被中共拖累,造成民主化進程的落後,例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巴爾幹半島,書寫《東進韃坦》的作家羅柏凱普蘭分析說,「蘇聯崩解後,實施共產主義的華沙集團,在重生的過程,出現兩種社會樣態,主要原因是歷史上基督教和回教的遺緒」,簡單說,歷史上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基督教地區,例如波蘭,捷克,很快走向民主,屬於鄂圖曼帝國穆斯林統治的地區則比較掙扎,如果,更遠一點到中亞和裡海地區,這些國家屬於舊蘇聯的附庸國,民主化速度更加緩慢,而在中共快速崛起之後,取代蘇聯,如今,這幾個國家政變頻傳,在民主和獨裁之間拉扯,社會動盪劇烈,給中共可以利用的機會,中共靠著「一帶一路」拓展政經實力,中亞諸國已經變成另一個東方專制主義中共的附庸。
1917年,蘇維埃革命推翻沙俄之後,看準中國的東方專制主義溫床,共產國際預謀把中國變成共產法西斯的成長沃土,開始培植中共,以至於推翻清帝國之後的國民黨,實施行憲三階段,先獨裁後民主的策略,無法完成,中國的民主化運動,從五四運動以來充滿希望,最後還是胎死腹中,如今,被「港版國安法」困綁的半民主之地,香港也在228當天壽終正寢。
沒有被「武漢瘟疫」打倒的臺灣,因為半導體工業發展成功,正在帶領五G世界的來臨,臺灣從國際孤兒躍升為國際寵兒,立陶宛的轉向,證明民主國家和集權國家的鬥爭,已經開始,臺灣扮演重要角色。
(文章由《民報》授權《看中國》轉載。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