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房地產把GDP增長推高是很容易的圖為北京居民小區。
(圖片來源:LIU JI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3月4日訊】全國人大會議及全國政協會議將分別於3月5日及4日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沒有制定經濟增長目標,是1994年以來首次。今年會否繼續淡化GDP同比增速指標,備受關注。
中共病毒疫情為中國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李克強去年五月發表工作報告時也罕有的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他解釋說,中國政府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商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他說,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六穩六保。
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疫情逐步受控。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則規劃了2035年發展目標,到時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中國今年是否設定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目標成為焦點。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今年還是應該提出一個增長速度目標。因為這跟中國長遠的目標密切相關。
學者:計畫經濟影響猶在
中國自1994年開始設置經濟增長目標。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豪向美國之音表示,設立有關指標實際上是受到計畫經濟的影響。
蔣豪說:「一個比較純粹的市場經濟不應再去定什麼五年規劃和年度經濟發展目標。這顯然是政府干預市場的舉措。這完全沒有必要。市場經濟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靠企業的創新和技術革新,實際上是為每個公民提供服務。政府不應干預這個過程。對市場的干預往往是拔苗助長。」
外界對於GDP目標會否連續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消失,眾說紛紜。蔣豪則大膽假設說:「因為疫苗已經生產出來了。現在才剛剛進入三月份。按照它(中國政府)社會主義思維的慣性。它還很可能定一個目標。」
不過蔣豪相信,即使當局設定具體目標也不會過於進取。
蔣豪說:「它就定個5%,那相對其他國家還是比較高的。就好像以前一樣,通過調控措施,說好聽是技術手段,說得不好聽就是一些手法吧。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它也可以宣稱已達到目標。因為這種社會主義思維把自己看得很高,往往會高估了自己的調控能力。雖然不是太高,但是它覺得總比其他國家高。對政府的形象可能還是有利吧。」
設GDP指標有利振興經濟?
去年中國經濟逆市增長2.3%,GDP首次衝破百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香港城市大學金融及經濟學系客座教授羅家聰向美國之音表示,有理由相信,當局希望能「再下一城」。
羅家聰說:「大家都知道利用房地產把GDP增長推高是很容易的。以前有一段時間,它可能不想用經濟方面的槓桿擴張這個數字,希望避免經濟泡沫化,但是疫情過後,事實上裡面的經濟不好,為了向外面顯示經濟是好的,充滿投資機遇。我猜今年會有這個動機,讓外面看到它的(經濟)增長是全球冠軍。」
羅家聰相信,經濟從谷底反彈將反映在可望公布的GDP增長目標上。
羅家聰說:「全世界都有所謂的『基數效應』。因為2020年的表現是在太差。2021年比起表現很差的一年,通常都會有很好的反彈。我相信(中國政府)會擺的高一點,擺到差不多接近7%,或者7%以上也有可能。」
但路透社本週引述消息人士說,基於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如同去年那樣,不會提及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疫情重創中國經濟
悉尼科技大學中國學副教授馮崇義向美國之音表示,疫情嚴重打擊中國經濟,對GDP增長保持低調也許是正確的選擇。
馮崇義說:「之前中國經濟很糟糕。債務非常嚴重。整個生產下降很厲害,企業倒閉的範圍相當大,失業很嚴重。它如果要做這個指標,要把各個部門的數據都如實反映出來的話,他們的臉上挂不住,所以我想它會把它淡化,不去設這個指標。」
隨著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多個省市陸續公布今年GDP增速目標,普遍定在6%以上,其中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城市把目標設定為7%到8%。作為去年疫情重災區的湖北,以及受惠於自貿港政策的海南,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均設定在10%以上。
馮崇義說:「作為省長、省委書記、縣長、縣委書記,你如果要想升遷的話,最基本的指標就是你的經濟比以前更好,比去年有增長,不管怎樣,他要把增長給做出來。現在的問題是他它做得太過分了。你要GDP增長上來,整個財政收入又捉襟見肘,相互矛盾很大,這個缺口非常大。」
外界普遍預期,政府今年不會再發行特別國債,並下調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新增額度,從去年的3.75萬億降到3萬億元左右,同時去年實施的大部分減稅降費政策到期後不會再延期。
馮崇義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是避免財政狀況持續惡化。
他說:「各級政府的財政赤字缺口越來越大。因為企業破產,稅交不上來。外貿這一塊受損也很大,入不敷出。如果繼續減稅降費,說明瞭政府財政收入還要往下降,還要增加財務負擔。我想不到他們有什麼辦法去找出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