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的錯誤,成為學習的開始。(圖片來源:Adobestock)
目前在臺灣,大部分家庭還是一個孩子居多。無論家裡有一個還是兩個孩子,父母所面對的孩子數量都有限,而且大部分的作業都是在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的。
一天二十四小時,父母只需要撥出二十四分之一的時間陪伴孩子。
近年統計全臺國小班級平均學生數,每班不到二十三人註,個別地方人數會有所增減。孩子每天在校的時間大約是八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孩子都是和老師度過。
【註】資料來源:〈國小平均每班剩不到二十三人!五十人以下小校十年增一.七倍〉(二○二○年三月四日,聯合報報導)
有一次,一位朋友要參加一年級兒子學校運動會的彩排活動,老師特意發來簡訊,讓參加彩排的家長帶好水壺,準備好喉糖,並做好指揮一個軍隊的預備。朋友還覺得老師想的太細,似乎沒有這個必要吧,又要準備喉糖又要做心理準備,她為此還跟同事說笑了一番。
可第二天我見到朋友的時候,她的嗓子已經沙啞了。她訴苦說,孩子們排練了兩個小時,她簡直快被這四十多個孩子折磨瘋了。比如讓孩子們站成四排,幾位家長按照高矮排好隊,可是剛從操場中心走到跑道,孩子們的隊形就亂了。領隊的家長說:「寶貝們,趕緊找好位置站好。」孩子們立刻亂成了一團,有的說:「我在他後面」,有的說:「我在誰後面我忘了」,還有的乾脆站著轉圈,完全放棄找自己的位置。家長們哭笑不得,只得二次排隊。
這回有了經驗,她讓前面的孩子看準後面的孩子,讓後面的孩子看準前面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認真地點頭,表示記住了。可當導師讓她把隊伍帶到指定地點集合時,孩子們一起步又亂了。家長又趕緊說:「寶貝,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剛才的混亂場面又再次上演。一位家長恍然大悟說:「媽呀,難怪老師說要做好率領一個軍隊的心理準備。」
可是當班導出現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不說話了,眼睛緊緊地盯著老師,老師一喊「一二、一二」,孩子們也跟著喊「一二、一二」,小腳跟著數字有節奏地動了起來。
老師嘴裡不停地說:「晴晴頭抬得真高!玲玲聽懂了,走得最整齊;看,第四排的小朋友比高年級的哥哥們走得還好呢。」朋友最後結論:「我們六個家長沒能指揮好四十個孩子,但老師一個人就把所有的孩子管得服服貼貼,不得不讓人佩服呀!」
為什麼一名老師可以統領一個班級,而幾個家長卻約束不了孩子?
當然,首先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專業。面對孩子,老師屬於專業人才,他們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累積了很多招數,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說話,什麼時候應該不說話。他們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已經被訓練成了教學的工具,他們的眼神、一舉手一投足,都被賦予了教育的內涵。
其次,是懂得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生理、心理各不相同,老師可以針對這些不同的個體,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調整每一個孩子的狀態,從而達到整體的統一。
最後,是老師的愛心。老師不可以動不動就跟孩子大吼大叫,老師有法令法規、學校的規章制度約束著言行,他們熱愛這份工作,對每個孩子都充滿愛。正是這份愛,促使他們會去想辦法解決每個孩子的問題。
而我們父母和老師相比,一是欠缺專業,因為我們不是孩子的教師;二是欠缺方法,每一位父母都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一邊學習教養孩子,我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有自己的教育法,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我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法寶;三是欠缺對孩子的愛,我承認世界上最愛孩子的就是孩子的父母,他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可以傾其所有,怎麼可以質疑這份愛?可問題恰恰就是這份帶著責任感的愛,讓我們迷失了方向。
每一位父母都知道,讓孩子好好學習是為了他好的未來,因為我們愛孩子,所以比老師多了一份擔心,我們擔心孩子錯了一點就會脫離正軌;我們擔心孩子一步沒有跟上,就會被落下很遠;我們擔心孩子會籠罩在失敗的陰影下,不敢前行;我們擔心孩子的一次失誤、一個馬虎、一次懶惰、一次錯誤會影響他的一生……這樣沒有盡頭的、沈重的愛,是每個孩子都承受不起的。好比園丁對待花朵,因為擔心它禁受不住風雨的侵蝕,難道就不讓它暴露在大自然裡嗎?愛得過多,會成為一種負擔,這種沈重的負擔不僅會壓垮父母自己,更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傷害。
孩子作業有了錯誤,就讓他錯吧。錯了才可以暴露出問題,錯了才可以知道他上課聽講用不用心;才可以瞭解到是因為知識過於抽象,孩子沒有理解,還是因為思考不周,理解不到位。錯了有什麼關係呢?要是都對,為什麼學校考卷有不同的分數級別?
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訓斥,訓斥就訓斥吧。難道我們能夠保證自己一生不被人訓斥嗎?似乎不可能吧。孩子因為沒有寫完作業而被老師訓斥,這是他應該接受的懲罰。一個人只有學會對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才可以避免一錯再錯。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熬到深夜,他願意拖就讓他拖吧。時間不會為他而停留,他磨蹭的後果就是沒覺睡、沒飯吃,這是他需要承擔的後果。
孩子成績糟糕讓人難以接受,差就差吧。這是他付出努力換取的,難道因為他分數差,媽媽、爸爸就要幫他加上幾分嗎?那分數高的孩子是不是就要更高了呢?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同樣愛他們呀。他成績糟糕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責任,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許還有更多糟糕的成績等待著他。
父母給孩子過多的愛,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對父母也是一種傷害。我們要接受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會經歷很多事情,有些事自己都不會記得,小學也罷,中學也好,都是孩子一生的一個驛站,他們出現各種問題都是正常的。我們要積極地應對,合理地解決,但不要去傷害自己、傷害孩子、傷害家庭、傷害親人。
本文整理、節錄自王莉《有一種崩潰叫,陪孩子寫作業》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