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冬至要吃湯圓、端午節要吃肉粽、中秋節要吃月餅等等的典故,卻鮮少有人知道,為什麼尾牙要吃「刈包」「虎咬豬」?(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代人對尾牙的觀念都是指公司犒賞員工的聚餐,你知道尾牙的由來嗎?又為何在尾牙這天有吃「刈包」「虎咬豬」的習俗呢?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冬至要吃湯圓、端午節要吃肉粽、中秋節要吃月餅等等的典故,卻鮮少有人知道,為什麼尾牙要吃刈包?其實,尾牙吃刈包有2種含意,除了「帶財」,更有「趨吉避凶」的象徵!
「刈包」又稱「割包」,是台灣知名小吃之一,是在蒸過的半圓形麵糰中夾入片狀五花滷肉、酸菜及花生粉等餡料的麵食,原型源起於福建省福州的「虎咬豬」,其吃法如同漢堡般,故有「臺式漢堡」之稱。
今(28)日是黃曆12月16日,也就是俗稱的「尾牙」,習俗上,做生意的商家在每月初二、十六都會祭拜土地公,因此,過完新年後的黃曆第一個祭拜日(2月2日)就稱為「頭牙」,而一年的結尾12月16日就稱為「尾牙」;民間習俗演變到現在,尾牙也成了犒賞員工的聚會。
刈包外型是被割開的大饅頭,裡面夾一大塊滷肉、酸菜和其他配料,像是老虎張開大嘴,咬著豬肉的樣子,所以又稱「虎咬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竹筍弟弟/Copyrighted free use)
根據傳統,尾牙多有吃刈包的習慣,由於刈包外型是被割開的大饅頭,形狀類似「錢包」,裡面夾一大塊滷肉、酸菜、花生粉、還有香菜,像極了一個飽滿的錢包,取其財富滿足的喻意,所以在尾牙吃刈包就象徵新的一年財源滾滾來,錢包滿滿用不完,數錢數到會手軟。
第二,刈包又稱割包、虎咬豬,其中「虎咬豬」這個名稱也是取自刈包的外型,像是老虎張開大嘴,咬著豬肉的樣子,也象徵將去年的壞事全都投入虎口、煙消雲散,有趨吉避凶、否極泰來的含意;而「虎咬豬」與閩南語音「福咬住」諧音相近,加上其內夾的酸菜也被客家人視為是福菜,所以有「留住福氣」,並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