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12月8日訊】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外企問責法」,規定連續三年不符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審計標準的外企,將不得在美國任何交易所上市;若中國不願退讓、接受相同標準的審計要求,市值二.二兆美元中概股將掀退市潮,其中以市值超過七千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首當其衝,另中國移動及「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等國企退市壓力將最大。
該法案五月已在參議院先獲通過,一旦川普總統簽署,很快就會成為法律。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二五○家總部位於中國或香港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逾二.二兆美元。
紐約交易所前亞太上市部門主管伊耶基(Marc Iyeki)表示,中概股全面退市可能性很小,但法案可讓美國與中國談判解決審計僵局時擁有更多籌碼,雙方應可達成一項允許中企維持在美上市地位協議。
但臺灣會計師認為,外企問責法直接挑戰中國證券法、國家秘密法等多項法規,站在美國立場是要求一致且公平的審計原則,但這對中國而言,事涉主權、國企補貼、能源開發等敏感訊息,將對政權維穩不利;就算美中早在二○一三年就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但PCAOB還是拿不到九成中概股的審計底稿,無法有效監管頻頻出事的中概股。
中股採審查制、胃納小回歸變數多會計師直言,中概股要回歸「祖國」有很多變數,因美股是採註冊制、中股是審查制,蔚來、理想等很多中國新創電動車企業還是在虧損經營,根本難在中股掛牌吸金;且中股總市值僅美股的十四%,不僅池子小、且中股市值前十大多是茅台或國企,也難吸引中概股「回歸」。
會計師分析,未來除了中國官方願意退讓,中概股僅剩兩條路。
阿里巴巴等指標中概股應會選擇先多地掛牌,視美中談判情況再決定是否掏錢收購私有化退市;若口袋不夠深的中概股,就只能被迫二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