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大手筆投資晶元,已催生了成千上萬的爛尾。(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2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在美國國防部正式將中芯國際(SMIC)等四家中企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之後,中芯國際12月4日宣布,與國家大型資本成立新的合資企業,投資總額76億美元。
12月4日晚,中芯國際公告稱,旗下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投資總額為76億美元(約495.2億元人民幣)。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按12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計算,分別折合人民幣167.04億元、80.21億元和80.27億元。
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銷售自產產品(對鬚根據相關法律審批的項目,將按照相關機構核定的審批內容開展業務活動)(受限於市場監管機關最終審批及備案的內容)。
合資企業董事會將由五名董事組成,其中三名董事由中芯控股提名、一名董事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提名,及一名董事由亦莊國投提名。
中芯國際的所謂大動作,是在被美國國防部「拉黑」之後。
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防部官網發布公告,正式將中芯國際(SMIC)等四家中國企業加入「軍事最終用戶」(Military End-User)。
12月4日早盤,中芯國際股價應聲大跌。A股股價收跌3.31%,港股經歷短暫停牌,復牌後盤中跌逾7%,最終收跌5.41%。
從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上市,除開盤當日暴漲230%,截至目前, A股累計跌幅已達38.74%。
儘管北京當局大手筆投資晶元,已催生了成千上萬的爛尾,但晶元面臨的絕境,又讓北京政府不得不孤注一擲,再下血本。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透過股權投資,主要投資於集成電路產業的價值鏈,其中以集成電路晶元生產、晶元設計、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及材料為主。
從一期到二期,國家大基金對中芯國際方面的投資可謂不遺餘力。據中信證券研究部9月測算的數據,其一期投向中芯國際方面的資金就高達162億元。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成立一年多來,曾6次出手中,其中投給中芯國際的就佔3次:一是向中芯國際附屬子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二是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斥資約35億元參與中芯國際A股IPO;三是出資 12.245億美元參與上述合資企業設立。這三個項目折合人民幣約213億元。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有27名基金投資者,包括(其中包括)中國財政部(為單一最大股東,持有11.02%持股權益)、國開金融(持有10.78%持股權益)、成都天府國集投資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等。
亦莊國投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一家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而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亦莊國投持有中芯北方5.75%股權。
今年8月初,中芯國際公告宣布擴產計畫,稱公司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共同訂立並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從事發展及運營聚焦於生產28nm及以上集成電路項目。項目首期計畫投資76億美元,最終達成每月約10萬片的12英吋晶圓產能。
中國大陸各地晶元項目已經多次傳出「爛尾」的消息,地方政府盲目開發的多個半導體產業園也被荒廢。中國自有晶元之路還很遙遠,晶元產業的前景也並不明朗。
據媒體報導,截至今年10月初,中國的晶元相關企業超過50000家,今年新成立的晶元公司高達12740家。而最近一年多,分布於江蘇、四川、湖北、貴州、陝西等5個省的6個百億級半導體項目先後停擺,地方政府造芯熱引發「爛尾」潮。
有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半導體行業有著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特點,很多地方這幾個條件都不具備,宣稱的巨額投資又到不了位,因而只有極少數項目能做起來,其它都會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