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出封殺P2P網貸是財富收割盛宴的結束。(圖片來源:Scanrail/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1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日前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提及存續的P2P網路借貸機構數量和規模大幅壓降。數據顯示目前僅剩三家,分析指出封殺P2P網貸是財富收割盛宴的結束。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報告認為,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金融體系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加大。
報告提及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宏觀槓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遏制。二是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得到有序處置。三是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得到妥善應對。四是網際網路金融和非法集資等風險得到全面治理,全國存續的P2P網路借貸機構數量和規模大幅壓降。五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制度建設推進。
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11月6日披露P2P行業最新近況: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
中國銀保監會10月22日的統計數據還有6家,而僅過15天後,這一數字變成了3家。尚在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究竟是哪3家?
11月9日,據中國大陸《界面新聞》報導,在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網站的全國網際網路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台上,查詢10月以來項目狀態尚在「募集中」的機構有3家,分別為翼龍貸、先智創科(91旺財)和博金貸,三家機構在10月20日後均有開始募集新標的。其中,翼龍貸的5個募集項目金額均在1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先智創科與博金貸項目金額也均在100萬元以內。
不過,也有觀點表示,該三家機構應為翼龍貸、宜人貸和恆易融(恆昌旗下)。
回顧P2P網貸行業的發展,從萌芽到野蠻生長再到全面清退,不過短短几年。中國官方提出金融創新,隨後各類金融創新業務出現,P2P網貸機構野蠻成長的背後是監管的缺失,造成百萬計的金融難民。過度的金融創新及金融監管的缺失,是釀成危機的重要原因。縱觀中國現代金融歷史,總是沿著「危機—管制—金融抑制—放鬆管制—過度創新—新的危機」的路徑發展。
2017年12月,中國央行、銀監會等出臺《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141號文),成為P2P行業「分水嶺」。該文件首次明確P2P網貸主要特徵,監管政策正式出臺,綜合借款費率不能超過36%紅線劃定。
獨立智庫天鈞政經在《中國全面封殺P2P網貸的內幕》中指出,P2P網貸淪為一個資金池轉動的龐氏騙局,都是後面投資者的本金支付前面投資者的利息,一旦全面封殺意味著又有不少投資者會血本無歸。
原因在於近兩年來P2P網貸平臺爆雷事件非常多,有些警方已經立案,案件主要涉及《刑法》兩項罪名:
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
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並且官方規定,在警方偵辦、法院受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件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法院執行、集資者(P2P網貸平臺)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部門代償。
這意味著只要是上述兩項罪名立案的P2P網貸案件,那麼投資者基本上很難拿回自己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