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早前公佈放寬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移民,將於明年1月31日開始接受合資格香港人申請。(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Colin/CC BY-SA 4.0/Wikimedia Commons)
【看中國2020年10月23日訊】《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英國早前公佈放寬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移民,將於明年1月31日開始接受合資格香港人申請。簽證不設配額,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特別提到,不會拒絕因非暴力抗議或行使言論自由等而被定罪的人士申請。同時有條款可能限制中港官員、警察或建制派人物等被視為侵犯香港人權人士獲居英權。英國內政部預計,未來5年將有逾100萬港人可移民英國,首年就估計有50萬人。
《蘋果日報》報導,英國政府10月22日在官網宣布「The Hong Kong BN(O)Visa」將於2021年1月31日開始接受申請。簽證不設配額,五年簽證費用為每人250英鎊;30個月簽證費用為每人180英鎊。同時,申請者須證明申請人及其家庭受養人備有最少6個月在英國生活的費用,並要提供結核病檢驗證書。同時,合資格申請人就算未補領有效BNO護照,也可以香港特區護照作申請。
總領事斥國安法削港人自由權利
英政府指出,由於中國政府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限制香港人的權利及自由,並削弱香港的高度自治,英國政府將改變賦予BNO公民的權利。英國駐香港總領事賀恩德(Andrew Heyn)22日表示,《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明顯削弱港人的權利和自由。新的移民方案是英國政府對香港人承諾的一部份,「英國隨時歡迎持BNO的公民及其家屬來英國。」
透過該簽證,港人可一次過申請5年有限期居留許可,到英國居住、求學和工作,英國政府形容他們幾乎可以從事任何工作(the right to work in almost any role)。居住滿5年後,港人可申請定居身份;獲得定居身份12個月後,便可正式申請英國國籍。護照持有人及其家庭受養人只要通常居住在香港,即符合有關資格。
條文可拒批中港官警及建制派申請
英國政府列明,申請人必須沒有嚴重的刑事犯罪紀錄,但「不會試圖拒絕那些因非暴力抗議或行使言論自由等活動而被定罪的人士申請」。這意味著參與過反送中運動等的抗爭者,即使曾被定罪並留有相關的刑事案底,亦不會被拒絕申請。
條件同時列明,申請人須「未曾從事英國政府認為不利於公眾利益的事務或活動」,以及受到英國《移民法規》中所有被拒入境理由的規限。《蘋果日報》分析,英國政府或可用這條條文限制中港官員、警員或建制派人物等被視為侵犯香港人權的人士申請居英權。
英國內政部一項經濟評估預計,計劃開展首年或將有50萬持BNO的港人及其家屬定居英國,未來5年內則超過100萬人。不過當局補充指有關預測屬極端情況,但預計首年仍有12.3萬至15.3萬港人赴英定居,5年內則有25.8萬人至32.4萬人。
2019下半年簽發量超4年總和
早前英國內政部護照署曾披露,截至今年7月中,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發行數字為374,806本,今年頭7個月的續領獲批數字為58,335本。由於疫情影響部門運作延誤審批程序,其中4月只批出196本,當局已加快人手處理。
比對過去5年的BNO簽發量,2015至2018年每年約簽發1.4萬至3萬本,去年頭半年共簽發8,704本,但反送中運動爆發後,7、8月後審批量激增,下半年急增至逾11萬本,超過2015至2018年四年間總和。
一直為港人爭取BNO權利的民主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劉慧卿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說,中國對港實施《港版國安法》,變相令英國可藉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加快公佈BNO移民計劃詳情。但她留意到部份年輕人因未能趕及申請BNO護照,或因有刑事犯罪紀錄,而未能獲得是次申請機會,希望英國當局能再作考慮。民主黨又計劃10月27日前往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及與總領事賀恩德會面,以反映情況及續討論有關港人BNO權利等問題。
羅冠聰致函紐總理籲開通「救生艇」
另外,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22日在Facebook撰文指,他已致函近日成功連任的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希望紐西蘭能跟隨其他五眼聯盟成員的步伐,向香港的抗爭者開放救生艇計劃,讓面對政治逼害的年輕人有另一個尋覓安全的路徑。他已收到紐西蘭總理府的回應,表示信函的內容已被知悉,並會交由外交部一併考慮。
羅冠聰透露,稍後將有紐西蘭的議員就同樣議題發聲,期望做到內外連動效應。他期望紐西蘭政府會迅速回應這項建議,並與民主國家共同捍衛人權自由,對抗中共威權擴張。他日後也會與更多不同國家的議員共同推動各項支援香港的倡議,期望能令「全球圍中」的共識迅速建立。
他又表示,紐西蘭政府近年對華慢慢轉趨強硬,雖不如五眼聯盟內其它國家般高調,但紐西蘭亦有逐漸採取不同措施來應對中共的威脅,如2019年6月,中國駐奧克蘭總領事館介入奧克蘭大學中國學生與香港學生之間的衝突,紐西蘭總理和外交大臣發聲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