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年前是誰滅絕了猛獁象(圖)


猛獁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猛獁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猛獁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大象一直繁衍到今天,然而,猛獁象卻滅絕了。

一項DNA分析表明,當世界氣候發生變化時,猛獁像的數量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更早出現了下降。許多研究人員都認為猛獁像是一個堅強而且多產的物種。但是據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Love Dalen博士所說,這項研究改變了這一觀點。Dalen博士與研究人員分析了300隻猛獁像的DNA樣本,這些樣本是他們自己或者更早研究中其他團隊收集到的。

他們能夠從樣本分析出任何指定時間猛獁像的存活數量,並且追蹤它們的遷徙模式。他們分析了樣本中的遺傳多樣性,變化越少則種群的數量越低。

他們發現,當12萬年前地球升溫的時候,這個物種就幾乎滅絕,種群數量從數百萬下降到數萬。但是當地球進入另一個冰川時代之後,它們的種群數量開始恢復。研究人員也發現,導致它們滅絕的種群減少開始於2萬年前冰河時代的高峰期,而不是之前認為的1.4萬年前地球再次升溫的時候。他們推斷,氣候如此寒冷導致它們賴以生存的青草變得缺乏。

當冰河時代結束時,種群數量的加速下降,或許是因為它們生存的草原被森林和苔原所取代。

猛獁像滅絕的原因一直都是科學領域爭辯不止的問題。有人認為人類的捕殺導致它們滅絕,而其他人則認為氣候的變化是主要因素。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冰河時代期間猛獁像確實幾乎滅絕,而且支持了氣候變化是它們滅絕主要原因的觀點。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Adrian Lister教授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其它動物在冰河時代之後變得更加活躍,因此與其它物種競爭以及打獵或許也是它們滅絕的因素,但卻不是主要原因。

他說道:「大約2萬年前開始,猛獁像的種群數量明顯下降,首先是在大陸區域,最後是一些邊遠的北極群島。這種模式似乎也與氣候變化相吻合。但這一過程中人類所扮演的角色尚未得到證實。」

絕滅三理論

很多人接受「因為人類獵殺使得大型哺乳類動物絕滅」的說法。早期北美洲有長毛犀、乳齒象、劍齒虎、猛獁象等大型哺乳類動物,大約1萬3千年前,印地安克羅維斯族(Clovis)在北美洲大量建立居住群時,猛獁象等大型動物也在那個時候絕滅,因而出現「過度獵殺理論」。長鼻類本來很多,現在已經絕滅,因為人類來了,人類成功就沒了猛獁象。烏克蘭首都基輔南方附近也發現以長毛象骨頭堆成的「猛獁象村落房舍」。

2001年6月,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刊登一篇利用電腦模擬猛獁象被過度獵殺以致絕滅的文章,文章結論是:不必有氣候變遷,不必有別的原因,只要有原住民的常態性打獵,也不是特別針對猛獁象,只要打獵,大型生物就會絕滅……

歸納起來,北美洲大型生物的絕滅大概有3種理論:一是人類的打獵或過度獵殺;一是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變化;另一是超級傳染病,可能因為人類的移入帶入新的病毒、疾病,原地生物對這些病毒毫無抗體,因此短時間或幾年內大絕滅。當然大型生物也不是在同一個時間一起絕滅,每個地區有其個別特性,而其特別的絕滅時間應與當地的環境變遷和地理格局有關。

全球暖化生態系解體

在過去的1萬8千年中,前面8千年是「更新世」的後半期,之後的1萬年稱為「全新世」。「更新世」到「全新世」期間有一個溫度快速上升的「冰消期」,冰的融解使得全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巴拉望島西北面的南海溫度,可能在這六、七千年內從攝氏22.5度上升到29度。



責任編輯:王姵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