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裡的「餘慶」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人們常說「積陰德」,那麼什麼是「陰德」呢?陰德,就是行善而不求人知道。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上天必將賜福於他。
德蔭子孫
楊榮明朝建安(今福建省建寧縣)人,字勉仁,是明朝時代名臣。楊榮祖先是靠著划渡舟維持生活的舟夫,在他曾祖父時代,曾經發生洪水,衝毀了居民房屋,許多災民及財物都被洪水漂流下來,很多划渡舟夫,都乘機爭著去撈取漂流的貨物,只有楊榮曾祖父和祖父,划著船不顧自己的安危,全心全力地拯救沉溺水中的災民,對於漂流的貨物,卻一點也沒有撈取。其他舟夫都由此發了橫財,只有楊氏父子,依然划渡維生。當時鄉人都暗中譏笑他父子倆,真是太愚癡了,但是楊氏父子卻因救了人而感到非常欣慰。
到了楊榮父親這一代,家境才漸漸寬裕。有一天,來了一位修道的神人,經過楊家門前,對楊榮的父親說:﹁你祖父和父親積了陰德,將來子孫必當貴顯,你可以把你父親和祖父安葬在某地,這是所謂的白兔墳地。楊家就按照指示的地點安葬。
後來楊家生了楊榮,自幼聰明靈敏,很有才智,又好讀書,年輕時代就中舉進士,起初任編修官,其後累進為謹身殿大學士,官至工部尚書。楊榮辦事敏捷,謀畫政事,果敢決斷,經歷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皇帝,都受重用,與楊士奇、楊博並入內閣,號稱三楊。後來楊榮官至三公,皇帝還追贈其祖父及曾祖同樣官階。楊榮去世後,皇上特贈予太師官階,賜諡號文敏。子子孫孫都很昌盛,曾孫楊旦官至兩廣總督,吏部尚書。
誠觀楊榮祖上,以一介舟夫,而具有人溺己溺之仁人胸懷,奮勇救人於沉溺急難之中,若非大福德之人不能做到,終得賢貴子孫,投生其家,來光大門楣,榮宗耀祖,可證陰功善行,感應最奇。
雪中救人天賜貴子
明朝太史馮琦的父親是個秀才,他生平樂善好施。在一個寒冷的飄著雪花的冬日的早上,他出門前去學堂。路上看到一個人躺臥在雪地中,他俯身去看,發現人已經凍得半僵了。於是他脫下自己的綿裘,裹在凍僵之人身上,然後將其帶回家中救醒。
不久後,馮琦的父親夢見有神人告訴他:「你救人一命,完全出自至誠之心,所以上天特命韓琦投胎做你的兒子。」
韓琦,是北宋英宗、神宗時期的宰相,他不僅文采過人,還曾做過大元帥,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韓琦投胎做一個秀才的兒子,可見秀才是積了很大福分。馮家的兒子出生後,遂起名琦,號琢庵。他少年時就十分聰明,年紀輕輕中了進士,此後歷任編修、侍講、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等職,還留下了不少向皇帝進諫的文章。
上述二則故事說明「積善之家餘慶」確實是不虛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