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圖片來源: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9月21日訊】美國時間9月18日,罹患胰腺癌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作為世界上最喜歡打官司的國家,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在重要程度上用「權高位重」來形容一樣合適。金斯伯格的突然去世,對美國政壇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左右走向、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都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如果你是一個影迷,或者一個女權主義者,那一定聽說過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名號。在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此前有3名女性,金斯伯格即是其中之一。好萊塢一部高分《性別為本》的電影讓這個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年輕時執著於平權官司的女律師家喻戶曉。
金斯伯格的突然去世,可能不僅僅是女權界失去了一位旗幟性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對目前的民主黨可謂沈重打擊,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對整個美國的長期走向產生微妙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間接的幫助了川普和共和黨。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在美國三權分立的體系中,白宮掌握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法院則掌握司法權。最高法院在美國地位超然,它是唯一根據《美國憲法》專門設立的法院,而其他法院則由國會設立。它擁有包括《美國憲法》在內的所有聯邦法律的最終解釋權。最高法院大法官有專門的頭銜「Justice」,下級法院法官只能叫做「Judge」。
最高法院共有1位首席大法官,8位大法官。之所以是單數,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重大問題表決出現兩方對等的情況。在英美這種判例法系統中,法官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職業,既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又需要足夠的經驗積累。所以有別於行政職務定期競選,為了確保大法官不受政黨、政府、團體影響,保持獨立地位,美國大法官是終身制的。也就是一經任命,只要本人不主動退休,這個位置可以一直干到去世。
所有大法官均是由美國總統提名,並且需在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方可任命。但一旦就職,他就完全不受任何行政上的控制。所以雖然貴為總統,也不是經常有機會能夠提名大法官。只有等大法官職位出現空缺,除非他們被國會彈劾並被定罪,主動退休或者去世,才能得償所願。
那麼為什麼大法官的人選在美國兩黨政治中這麼重要呢?我隨便舉個例子。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和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選情極為接近,相差只在毫釐之間,最終決定勝負的是佛羅里達州,投票結果顯示布希領先戈爾不到1000票。因為這點票數丟了整個選舉,戈爾自然不服,上訴法院,要求重新清點票數。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後以五比四的微弱多數否決戈爾要求,實際上是大法官們決定了總統歸宿。戈爾沒辦法,只能老老實實地宣布競選失敗。
由於美國是判例法國家,最高法院的判例一旦落錘,此後都必須循例遵守,要推翻很困難。這對整個國家會形成長久的影響。比如歐巴馬任內最重要的政績——醫改就是經過最高法院認定合憲才得以推行。又比如川普(特朗普)上任之初曾經想廢除民主黨主推的「兒童入境暫緩遣返」(DACA)項目,結果被最高法院無情否決。搞得川普哀嘆:「好像最高法院不喜歡我?」
正是因為最高法院在美國政治生活中擁有至高無上、一槌定音的權力和權威,無論哪一任總統上任,都把提名大法官看做大事,一般都會選跟本黨政治立場較為接近的法官。因為大法官的終身制,一定選定,可以說對自身是長久的利好。所以川普在上次提名卡瓦諾擔任大法官的時候,民主黨如臨大敵,甚至不惜動用性侵指控這一招阻止提名,但最終還是讓川普得償所願。
那麼兩黨都以什麼標準選大法官呢?
大法官本身並沒有任何屬性,但是不同法官對於法律的理解和執行不同,一般有保守派、溫和派、自由派之分。所謂保守派並不是觀念保守,而是在判決中更注意法律條文的本意,不隨意做出寬泛的解讀和延伸;所謂自由派就是講求理念革新,對法律的適用往往有超越舊規的詮釋。溫和派則居於兩者之間。
在美國,目前共和黨被視為保守黨,其提名的大法官自然也是保守派;民主黨被視為自由黨,其提名大法官自然是自由派。兩黨相爭不下,提名很難通過的時候,就上溫和派。事實上在目前的美國政治氛圍中,已經沒有溫和派。
此前的最高法院中,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比例是5:4,現在金斯伯格去世,川普在自己第一個任期僅僅只有3個月不到的時候,又有了極為難得的提名機會,自然會再次提名自己心儀的人員,此消彼長,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比例很可能是壓倒性的6:3,這對於美國政治的長期走向可以說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民主黨要想扭轉這種局面,恐怕短期內就很難通過選舉實現了。
本來在川普任內,在他的大力右轉下,整個美國社會都在重拾保守主義的觀點,更接近於里根時代的美國理念。如果在最高法院再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那麼可以說,整個美國的右轉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最後還是要說,金斯伯格大法官其實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傳奇女性,她年輕時代為男女平權、種族平權、階層平權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其實也是非常值得說道的故事。我想不僅美國人會記得她,很多後來者也會記得。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