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8月31日訊】這段時間,中國金融界和民間最熱門的話題當然非數字貨幣莫屬,畢竟人民幣數字貨幣的推出,基本上徹底顛覆了過去70年來人民幣紙幣為主的貨幣流通形態,而且也將徹底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對個人和家庭資產安全也帶來了巨大衝擊。
一
最近兩週,關於數字貨幣就發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8月14日早,中國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了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這是包括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28個省市的大規模試點。我的解讀就是,全國總共才30多個省市,你都在28個省市試點了,基本意思就是數字貨幣即將大規模鋪開了。這個通知裡唯一沒有說的就是具體什麼時間在28個省市進行試點。
第二個事就是在上週,官方央視的記錄片《華爾街》的顧問陳思進轉述央行司長的講話說:數字貨幣不能兌換美元和黃金。這個消息出來後,可說是石破天驚,引發了海內外人對於數字貨幣的恐慌,認為數字貨幣會變成未來計畫經濟下的「糧票」。這個消息出來了已經近10天,一直發酵到現在官方都沒有「闢謠」。
陳思進轉述央行司長的講話:數字貨幣不能兌換美元和黃金(網路圖片)
第三件事就是,8月22日開始傳出來的深圳賣房用數字貨幣強制結算。這個消息出來後,比剛才說的數字貨幣不能換美元和黃金引發的震動還要大。海內外各路媒體炸開了鍋,各微信群朋友圈都在瘋傳那段泄露出的對話截圖,各種猜測、焦慮、恐慌在國內瀰漫,加劇了人們對數字貨幣的恐懼和反感。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很多國內的中產白領來說,「歲月靜好」派佔的比例很大。他們可以不在乎數字貨幣是否能兌換美元和黃金,覺得這個功能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但是現在,已經不僅是美元黃金的問題了,而是你賣房都只能收數字貨幣了,而且數字貨幣還不一定能兌換成人民幣,這對他們來說就很恐慌了。首先,這樣取消了他們的自由選擇權,不能選擇人民幣收款,只能選擇數字貨幣;其次,對於別人強迫自己接受的東西,一般都會有本能的反感和牴觸情緒。這是人之常情。
可能因為海內外質疑反對的聲音太多,在闢謠後還是剎不住車,8月2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介紹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雖然發言的人很多,但是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對數字貨幣的解答是受到海內外最高關注的,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現在稱之為數字人民幣。2017年末,經過國務院批准,央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他指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這些說的都是官話,四平八穩,沒說到實質性內容。他還指出,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是在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的階段,還沒有正式推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工作,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沒有時間表」。數字人民幣推出沒有時間表這句話才是他要說的重點,這句話也成為海內外財經媒體的標題,算是國務院和央行出來對數字貨幣進行了一個澄清,安撫民心。
二
從這次公布的數字貨幣沒有時間表來看,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說明關於數字貨幣這三件事都是中國政府對民眾的試探,不管是28省市試點還是數字貨幣不能兌換美元黃金,賣房只能收數字貨幣,這些都是官方故意放出來的消息,試探民間的反應。如果反應不激烈,就就坡下驢來推行。比如說在28省市試點和數字貨幣不能兌換美元黃金,反映不激烈,基本就沒有闢謠;相反反應激烈了,就出來闢謠一下,說沒有時間表。比如說,賣房只能收數字貨幣就是這種類型。
其次,說明海內外抵制數字貨幣的聲音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有網友說筆者的數字貨幣的觀點傳播範圍很廣,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然可能有這樣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可能是因為涉及到房產問題,犯了眾怒,引起了大恐慌。
官方這次說推出數字貨幣沒有時間表,其實就是一種暫時的讓步。針對數字貨幣背後的民意洶洶,中國政府也不好明目張膽逆勢而為,強行推進。所以讓發言人出來安撫民眾,算是一個小讓步。
再次,說沒有正式的推出時間表,並不代表不會推出。其實,目前數字貨幣在中國已經在開始流通了。比如在蘇州,很多公務員已經領到了數字貨幣的工資。在雄安,麥當勞等19家公司已經開始接收或者支付數字貨幣了。這說明數字貨幣已經推出了,那關於「數字貨幣沒有正式推出的時間表」就是謊言,你只能說是沒有大範圍推廣。
我這裡好奇的是,之前宣布的數字貨幣在28個省市試點還繼續執行嗎?如果執行,這個是否算是正式推出的時間表。之前說的數字貨幣不能兌換黃金和美元一直沒有闢謠,這個是否是事實?官方為什麼放任流言這麼久,一直不出來闢謠呢?
數字貨幣從2016年就開始研發,至今已經5年,可以說是一盤大棋,寄託了中共控制中國人的貨幣、財富以及人身的所有夢想集大成的終極大殺器。他們一向都不會在乎民意,絕對不會因為目前這些反對的聲音就終止他們的計畫,他們只會在另外的時間,或者以更加低調的方式推出來,溫水煮青蛙式的只做不說,目前28省市試點的計畫沒有取消就是很好的證明。
所以,對於中國政府推出的數字貨幣,我還是維持我的看法。比如數字貨幣就是新版的金圓券,不會讓兌換美元黃金,就是要在超發的貨幣和外匯、黃金之間建一堵防火牆,數字貨幣就是為了監控百姓,推行計畫經濟。
三
今天就帶大家來回憶一下金圓券的歷史,也從西方拒絕推行無現金社會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字貨幣的恐怖未來。
黃金和美元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硬通貨。人民幣數字貨幣限制兌換美元黃金恰恰說明瞭美元黃金才是好東西。在通脹不斷發酵的今天,很多中產習慣於將它們當成城堡或「護城河」,用以抵禦未來某一天突然竄出的黑天鵝。尤其是當委內瑞拉、辛巴威之類的國家人人成為「億萬富翁」、鈔票不如衛生紙值錢的時候,我們的中產在腦子裡默默檢點一下自己兌換的美元、購買的金器,正如魯迅所寫的,「摸一摸腰間硬硬的還在」,焦慮感頓時蒸發了不少。
雖然我一直在呼籲大家有條件的就移民,但是現實是很多中國人沒有能力或沒有機會遷居別國,也不願像底層一樣在大變局到來時束手無策、坐以待斃,美元與黃金——他們親切地稱之為綠紙和黃魚——就成了捍衛自己財富和未來生活保障的最後防線。
這種想法當然是對的,但我認為他們應該懂一點歷史。這就是之前說過的四句話:輕度危機,現金為王;中度危機,黃金為王;重度危機,糧食為王;特大危機,槍炮為王。在中度危機時,換點黃金美元確實可以防身。但是如果到了特大危機,這些東西可能也會失去作用。
民國時,有一種貨幣叫法幣,它幾乎就是通貨膨脹的代名詞。記得當年上初中時,就在歷史課本裡讀到了這樣的數據——100元法幣,1937年可買兩頭大牛,1938年可買一頭大牛一頭小牛,1941年買一頭豬,1942年買一條火腿,1945年買一條魚,1946年買一個蛋,1947年買一隻煤球,1948年買4粒大米……這樣的貶值速度,已經脫離了地心引力。
與此相對應,根據當時的媒體報導,「1946年9月外匯牌價:1美金=3000元法幣;1947年2月牌價:1美金=1萬元法幣;1947年5月牌價:1美金=3萬元法幣。」到了後來,10億法幣與3400美元價值相當,搶購黃金美元於是成為必然。
許多軍官把領到的軍餉暫不下發,運到上海搶黃金美鈔,各大派系為了爭奪交通工具,還大打出手,連中航的飛機也被用來運金。在民間,不僅僅是鉅賈大賈,但凡有點家底的,保衛財產的唯一途徑,就是偷偷儲藏黃金與美元。當時,全國各地的金價普遍高於上海。以1947年2月11日的金價為例,上海最高為734萬元1條,北平為860萬元,南京為930萬元,武漢為950萬元,廣州為1100萬元。於是,全國各地的資金紛紛流向上海搶購黃金。上海黃金庫存很快見底,這種情況下,1947年2月16日,行政院發布《經濟緊急措施方案》,實施黃金管制,禁止黃金買賣。並組成經濟監察團,對商民持有的黃金美鈔加以充公或按市價兌換。
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惡化,1948年8月20日,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主要內容我照錄好了——
1.發行金圓券取代法幣。金圓券1元折合法幣300萬元,舊有法幣必須在11月20日前兌換為金圓券(未來的數字貨幣和人民幣可能會強行這樣要求兌換,最終就是廢掉人民幣,全民持有數字貨幣)。
2.禁止黃金、白銀和外幣的流通、買賣或持有,所有個人和法人擁有的黃金、白銀和外幣,應於1948年9月30日前兌換為金圓券,凡違反規定者一律沒收並予懲處。同時規定,政府用金圓券200元兌黃金1兩,3元兌白銀1兩,2元兌銀幣1元,4元兌美元1元。可以說這樣的價格完全是搶錢,大家可以去看一部大陸拍攝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拍得非常好,基本說的就是這些事(未來中國外匯枯竭,也可能會照抄金圓券的這一條。既能強制人民幣兌換成數字貨幣,當然也可能強制讓你家裡的美元和黃金兌換成數字貨幣)。
3.存於國外的所有外匯資產,凡超過3000美元者,應於12月31日前申報登記,除保留部分用於日常生活外,均應移存於中央銀行或其委託銀行,未經核准不得動用,違反者處7年以下徒刑並處罰金,沒收其外匯資產。
這一招確實非常狠,這些年很多人在美國、香港等地開了賬戶,存了不少美元外匯。有些國家的賬戶和中國政府有交換徵稅信息,所以中國政府其實是可以查到的。但是少數國家沒有交換,比如美國,是查不到的。到時中國政府是否會強行讓大家申報,不申報的判刑,這個要視情況而定。
4.嚴格管制物價,以1948年8月19日價格為準,不得議價,實施倉庫檢查並登記,從嚴懲囤積居奇者。這和現在中國紀檢監察部門打擊糧食囤積居奇其實很像。可能還沒有發展到1948年那一步,但方向是不變的。當然,如果數字貨幣推行之後,囤積居奇的現象可能就不存在了。限制每個數字貨幣錢包只能買多少公斤大米,應該是很容易做到的,前面已經講過。所以,以上國民黨關於金圓券的所有政策和規定,基本可以不用改動,套用在現在即將推行的數字貨幣身上就可以。
其要點有兩點,一是廢鈔,二是強令私人交出黃金與美元。金圓券的結局就不用多說了,許多人一輩子的積蓄由此化為烏有。他們企圖用黃金與美元為自己披一層護身盔甲,可在摧枯拉朽的權力面前,在槍炮為王的特大危機面前,黃金為王的小算盤是如此不堪一擊。
不過,那時候還沒有人臉識別,沒有覆蓋一切的大數據,估計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我記得的一個細節是,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在書中寫道,當年她的母親隨著人群逃到臺灣後,就是用兩根金條換來了一個賣菜的攤位,以此在那座孤島上站穩了腳跟。
四
如果大家覺得70年前的例子太久了,再說一個近一點的例子。說「近」,不僅僅是時間近,而且就發生在三年前;也包括位置近,就在中國的隔壁:印度。
2016年11月8日晚上9點,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向全國宣布,為打擊腐敗,決定廢除當時面額為500及1000的盧比,同時發行新的500盧比和2000盧比面值的鈔票。這條消息立刻震動了全世界,成為當天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該計畫的大意是,給予民眾50天的期限,在期限內將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交給銀行,換取新紙幣。過了最後期限,民眾手中持有的舊紙幣就成廢紙了。這種出乎意料的決定讓印度陷入了動盪。
隔天,印度民眾便早早來到銀行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換取新紙幣。但是每個民眾每天最多只能換4000盧比,超過這個限額則需要向稅務官員申報。當然囤積貨幣的富人很快找到了將舊鈔票換成新鈔票的辦法,那就是雇佣大批民眾去各大銀行排隊換錢。
鈔票說廢除就廢除,再次放大了黃金的王者光芒。印度人對黃金的特殊愛好,相對中國人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民間的黃金持有總量接近兩萬噸,為世界之最。廢鈔令讓更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黃金。
但你能想到的,政府早就想到了。一個月後,印度政府再次放出讓世界震驚的大招,「沒收」民間黃金。據稱印度頒布了如下法令:已婚婦女可以保留500克以內的黃金,未婚的婦女允許保留250克黃金,男性只能保存100克以內的黃金。祖傳的珠寶不受限制。
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幾乎超出了人們對一個現代文明國家的基本認知。騰訊新聞有一個「較真」欄目,裡面一篇文章說到,針對那種「超出限額以外的黃金都將被列為非法持有」的傳聞,印度財政部長賈特里進行了澄清,「任何人只要證明黃金、珠寶、首飾有可以解釋的收入來源,包括繼承所得,那麼持有這些黃金珠寶都不存在上限。」
我沒有能力對印度這種雷厲風行的做法進行價值評價,我知道的只是,不管怎樣,廢鈔是真的,政府盯上了民眾的黃金也是真的。就算在現代社會,也是可以實現的。就像伊朗前段時間的1:10000換鈔一樣,而中國的人民幣在中共建政初期也這樣換過,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或許,我們對印度的相關報導與傳聞有誇大甚至扭曲的成份,但允許這種誇大甚至扭曲存在,本身就耐人尋味,交出你的黃金和美元,這才是目的。
確實,讀史讓人明智。很多東西,並不如你所理解的那樣,一定屬於你。它也許只是暫時寄存在你這裡。在龐然大物般的時代面前,在毫無底線的國家機器面前,個體實在太渺小了。你如果躲不開,就只能默默承受。
面對這個看不清的世界,也許,有個好身體才是王道,也許槍炮才真的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