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北京公園內一位老人邊走邊聽收音機(圖片來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8月28日訊】2020年8月17日,
黑龍江哈爾濱,
一位老人去乘公交車,
因為沒有智能手機,
掃瞄不了健康碼,
遭到公交車的拒載。
公交司機對他說:
「掃健康碼是公司規定,
你不掃碼我不敢開車。」
乘客們對他說:
「下去吧,不要影響大家上班。」
「你不能為老不尊,快下去。」
隨後聞訊趕來的警察,
將老人帶離了公交車:
「沒有健康碼無法乘車,這是政府規定。」
這次拒載事件,
司機有錯嗎?
沒有,公司是這麼規定的。
乘客們有錯嗎?
沒有,他們是在維護規則。
警察有錯嗎?
也沒有,他在按規定辦事。
這三方誰都沒有錯,
但是老年人好可憐。
這個新聞讓我頗有感觸。
今年2月份以來,
我媽也多次遭遇類似處境。
我們小區的管理方式,
是出門不需要手續,
但回來必須經過檢驗:
一是要測量體溫,
二是要出示健康碼。
我媽喜歡去超市買菜,
可她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一直用的是老年機,
所以一出去就回不來,
然後只有給我打電話,
我就得從公司跑回來。
這樣經歷兩次之後,
她兩個月沒有出過小區:
「我不想給你添麻煩。」
上週,她冠心病發作,
因為怕打擾我上班,
她一個人去了醫院,
結果去了也沒看成病,
醫護人員跟她說:
「你沒有事先掛號嗎?
要在微信上挂了號才能取號的。」
我媽傻傻地問醫護人員:
「現在不能在醫院取號嗎?」
醫護人員跟她說:
「本來是可以的,
但今天的號已經掛滿了。」
我媽只好捧著胸口回來了。
當今這個社會,
是一個智能手機社會。
出門坐車要掃碼,
出門買菜要掃碼,
出門住宿要掃碼,
醫院看病要掃碼,
銀行辦卡要掃碼,
吃飯點餐要掃碼,
遠出買票要掃碼,
政府辦事要掃碼,
…………
如果沒有智能手機,
或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真的是寸步難行。
2020年4月28日,
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截至2020年3月,
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
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
也就是說,
中國還有5億人不上網。
這5億人裡面,
除去兒童和特殊群體(如殘疾人)外,
還有3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不會上網。
這3億准老年人和老年人,
就這樣被遺棄在了智能社會之外。
越來越便捷越來越高效的社會,
其實是一個對老人越來越不友好的社會。
哈爾濱老人坐公交事件,
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很多人這樣說:
「為什麼不使用智能手機?」
「怎麼連掃碼都不會?」
「拿出跳廣場舞的執著,什麼手機學不會。」
「科技不等人,你不願意上車,只會被越甩越遠。」
「跟不上時代,就注定要被時代淘汰。」
說這些話的人,
讓我想起了「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
晉惠帝執政中國的時候,
有兩年發生了大飢荒。
老百姓沒有糧食吃,
只有吃草根食樹皮,
很多人因此餓死了。
晉惠帝聽完奏報後很揪心,
於是想為子民們做點事情。
一番冥思苦想之後,
他對大臣們說:
「老百姓不能像我一樣,
天天吃山珍海味,
那何不讓他們節儉一點,
每天煮肉粥吃啊!」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為什麼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因為很多人用不起智能手機。
前段時間,李克強總理說:
「中國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
他們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很多人家裡都沒裝寬頻,
很多人都用不起智能手機套餐。
為什麼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因為很多人根本不識字。
我國掃盲工作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文盲絕對數仍然超過8000萬。
你可能覺得8000萬不多,
但世界上人口超過8000萬的國家,
其實屈指可數。
為什麼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因為很多人是殘疾人。
我國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
其中很大一部分沒法使用智能手機。
為什麼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因為人上了年紀腦力就退化了。
我給我媽買過智能手機,
也教過她怎麼使用,
可她一轉身、睡個覺就忘了,
「哎呀,我不用這玩意了,
年紀大了,腦子不夠用了。」
而且,話說回來,
就算老年人的腦子還好使,
但他們沒有興趣學習智能手機,
或者不想花心思學習智能手機,
是不是就不配出門坐車了?
是不是就不配去醫院看病了?
是不是就不配去餐館吃飯了?
是不是就不配出入任何場所了?
他們不過是不會用智能手機而已,
難道就不配活在這個社會了嗎?
他們也年輕過,
也為中國流過血汗,
也為中國奉獻過青春,
憑什麼老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就應該被社會遺棄,
就應該從公共場所消失?
這個社會,
搞得好像不用智能手機就是一種罪。
可世上有哪條法律規定:
每個人進步的方向必須是一致的?
這個社會是討好年輕人的,
這個社會也是圍繞年輕人運轉的,
智能手機的出現,
給年輕人帶來了不可斗量的紅利,
但與此同時,
也造就了一條護城河,
把老年人攔在了城外。
這些老人就活該被攔在門外嗎?
不應該,
這不是一個文明社會應該做的事情。
什麼是文明?
《中國青年報》有段話說得特好:
「文明就是一代人為另一代人考慮,
只有掌握話語權的這一代人,
為曾經呵護他們但如今失去話語權的上一代人考慮,
文明才能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文明就是多數人為少數人考慮,
只有當處於強勢地位的多數人,
不斷為處於弱勢地位的少數人考慮,
文明才能寬廣浩瀚強健有力。」
真正的文明,
不是拋棄那些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人,
而是保障他們可以選擇「慢」的權利。
真正的文明,
也不是少數必須服從多數,
而是多數要照顧少數。
時代進步得太快了,
我們應該等等老年人。
作家周大新曾說:
「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單從年齡層面上說,
其實只存在三種人,
即已經變老的人,
即將變老的人,
和終將變老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
對老年人多一些善待,
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這一代老年人不懂網路,
這一代老年人不懂滴滴,
這一代老年人不懂美團,
這一代老年人不懂釘釘,
可是等我們老了,
我們也可能不懂6G,
我們也可能不懂VR,
我們也可能不懂AI,
我們也可能不懂區塊鏈,
我們也可能不懂量子力學,
如果時代每向前推進一步,
就必須舍棄掉一部分趕不上的人,
那誰又知道十年後二十年後,
我們不會是被拋下的下一批?
當我們談論老年人有沒有權利不使用智能手機時,
我們談論的,
既是現在的他們,
也是未來的我們。
特別喜歡一句話:
「不要太責備孩子,
畢竟我們也是這麼過來的。
不要無視老人,
畢竟我們最終也會成為他們。」
我們應該善待老人,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來的我們。
在這個智能化時代,
如何善待落伍的老人?
其實很簡單,
就是多保留一些傳統方式。
餐館可以推行掃碼點餐,
但在推行掃碼點餐的同時,
能不能保留實體菜單?
公交車可以推行健康碼,
但在推行健康碼的同時,
能不能留下紙質證明的空間?
醫院看病可以推行微信掛號,
但在推行微信掛號的同時,
能不能給老人預留部分號碼?
出租車滴滴車可以推行微信支付,
但在推行微信支付的時候,
能不能準備一些零錢散票,
為現金支付提供方便?
…………
是會麻煩一點,
是會多花一些精力,
是會多消耗一些資源,
但這才是一個文明社會應該有的溫度啊!
我媽現在很少出門了,
因為她不會使用智能手機:
「搞不懂,太複雜了,
只好少出門,免得給人添麻煩。」
我上班比較忙,
不能經常帶她出去閑逛。
她每天就坐在家裡,
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
一坐就是一天。
看著她這個樣子,
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心酸。
前段時間看了一則新聞:
「馬斯克對外宣布,
大腦放置晶元實驗成功,
生化人就要來了。」
看完這則新聞後,
我心裏湧起一種恐懼:
「這個時代來臨時,
我是不是也會成為那個不知所措的老人。」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特別心有慼慼:
「你可能覺得,
老年人不用智能機就沒法出門跟你無關。
不過你想想,以後哪天,
腦子裡不裝晶元就沒辦法出門了,
也會有一堆年輕人笑你跟不上時代。」
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
我們也會成為年輕人眼中的過時老人。
我們現在對待老人的方式,
以後也會成為年輕人對待我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