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字塔及人面獅身像與其他第四王朝的建築物完全不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埃及有許多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古埃及學者曾認為,埃及現存的金字塔是於古埃及六個不同時期的王朝時代所建,而位於基沙高原的基沙大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被歸為古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建築物,距今約4,500年。
但學者後來發現,基沙大金字塔與其他古埃及金字塔有著明顯的區別:從規模、設計、工藝、材料、建築水平等方面比較,基沙大金字塔遠遠超過第一、二、三王朝,甚至其後的第五、六王朝時期的金字塔。如第三王朝的金字塔使用的石塊較小,容易處理,5至6人即可扛起一塊,塔內房間的構造比較簡陋;第五、六王朝的金字塔結構非常粗糙,現已完全崩塌,成為一堆廢墟,而基沙大金字塔結構非常完整,經過漫長歲月摧殘,仍然屹立在原地。
基沙大金字塔有著許多與眾不同,又令人驚嘆的建築奇蹟:大金字塔高達152米,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平均每塊重達2.5噸,最大的達250噸;且其幾何尺寸有不可思議的高精確度,並與天文地理有著密切聯繫,在此不加論述。即使以現代建築工藝,要完全仿造與基沙大金字塔一樣的高精確度、內部結構同樣複雜的金字塔,也非常困難。
離基沙大金字塔僅半公里的西南角,便是著名的人面獅身像,人面獅身像由天然整塊岩石削成,高20米,寬73米,是世界上最大也可能是最有名的石像。石像面向正東,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非常的古老。
學者約翰‧魏斯特認為:基沙大金字塔及相鄰的人面獅身像與其他第四王朝的建築物完全不同,它是在比第四王朝還要更早的時代建成的。
約翰‧魏斯特在著作《天空之蛇》提出:埃及文明可能並非從尼羅河流域發展出來的,而是從一個更早、更偉大、比古埃及更古老好幾千年,我們並不知道的文明繼承下來的遺產。這除了前述建造技術上的原因外,人面獅身像上被水嚴重侵蝕的痕跡也印證了這一點。
古埃及人技術上沒有可能在一塊巨石上雕琢出如此規模宏大、工藝複雜的藝術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波士頓大學在岩石侵蝕方面的專家羅伯特‧修奇教授,也贊同魏斯特的觀點並指出:古埃及人技術上沒有可能在一塊巨石上雕琢出如此規模宏大、工藝複雜的藝術品。
數十年前,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家哈爾夫教授,無意中發現人面獅身像表面的溝壑是由雨水沖刷而成。這個結論招來古埃及學家的責難,因為他們認為人面獅身像所建造的時期,埃及的氣候已是十分乾燥,不可能有豐富的降雨。而哈爾夫教授面對各方的壓力,說了一句:「我是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科學,請你們也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我的發現。」
依哈爾夫教授的研究結果,可以推論人面獅身像可能修建於北非尚有茂密熱帶雨林的時期,而這個時期按照地質年代推測是在一萬年前,是埃及「尚無文明誕生」的時候。也難怪古埃及學家不高興了,當自己專業領域的根基可能被推翻的時候,還有多少人可以理性的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從哥白尼的「地動說」創立以來,一直到現在,有多少科學的發現被埋沒在舊權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