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體經濟堪憂,資金恐很難安穩的在股市裏賺錢。(圖片來源:Gorodenkoff/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2月28日讯】(看中國記者趙曉彤綜合報導)市場恐慌情緒隨著中共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擴散,本週全球股市錄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週表現。而中國大陸股市未隨全球股市波動,唯週五(2月28日)開始大跌。疫情之下,中國實體經濟堪憂,北京七位官員已從自己的口袋拿錢出來,百姓和投資者的資金恐很難安穩的在股市裏賺錢。
對於中國的股市,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前一段時間恐慌下跌之後的回調,依據的假設是,根據北京官方的說法,中共肺炎疫情將在4月被控制,經濟會在下半年開始復甦。也有分析師對官方數字的真實性質疑,國際投資投資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已將中國2020年首季GDP增長率從增長5%下調至收縮2%。
場外配資已進場 槓桿達12倍
截止2月27日,中國股市滬深兩市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
據《財聯社》報導,在巨額成交量的背後,場外配資已悄然尾隨。場外配資槓桿大致在1-10倍水平,但最高已達12倍,配資門檻最低500元(人民幣,下同)起,最高配資額可達5,000萬元。
2015年6月底中國股市發生股災,最主要原因就是場外高槓桿配資。場外配資不受監管,槓桿率不可控。
中國經濟學家尹中立指,股市槓桿資金一旦規模過大,很容易導致股市系統性風險,發生股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中國央行釋放流動性 資金或進入股市
2月27日,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進入2月以來,央行先後推出3,000億元、5,000億元專項貸款,接下來還會有定向降準繼續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
據《證券日報》報導,截止2月26日,中國大陸的銀行機構發放抗疫信貸9,535億元。
而中國央行在2020年1月初已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釋放8,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
疫情持續,實體經濟停滯的狀態下,若市場不能完全吸收流動性,資金必然會流向房地產和股市,加大股市泡沫的膨脹。
房企海外急舉債 泡沫破裂風險劇增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原地產的預計,由於房地產開發商關閉了全國各地的銷售中心,自那以後,中國的房屋銷量可能較上年下降近90%。
《路透社》引述中國央行參事盛松成的預計,第一季度房地產銷售的損失可能達到1.44萬億元人民幣。
由於銷售進入冰封期,房企又普遍面臨償債壓力,許多房企紛紛選擇海外融資,以維持即將斷裂的資金鏈。
《經濟參考報》引述同策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0年1月,受監測的40家上市房企獲得境外融資總額達1,204.89億元,環比上漲57.7%。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 截止2月25日,95家房企發行了8筆海外短債,總金額達到23.41億美元,佔2019年全年的47%,包括建業地產、合生創展、佳兆業、中梁控股、奧園等。
復工和防疫難平衡 企業營收有風險
雖然北京一直出台政策推動復工復產,但目前中國許多地區的生產活動仍處於停滯狀態,企業營收堪憂。若疫情導致企業營收困難,則其股票表現不容樂觀。
由於各地執行「封城」、「封路」等防疫措施的不同,已與復工產生矛盾。據自由時報報導,歐洲商會對在華歐企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近半數企業表示,由於物流不暢、人力缺乏以及供應短缺造成的生產延遲,已導致不能按時出貨。
歐洲商會主席Joerg Wuttke表示,背景需要將各地的抗疫措施標準化他說,各地政府在防疫措施上各自為政,令貨物與人員流動無法正常進行。
2月初,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上市公司有12%營收來自出口,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造成的居民消費不振,會加劇企業的債券與信貸違約風險。
美國商會近日發布了一項調查顯示,由疫情擾亂了商業及生產活動,近三成在華企業的營收大幅減少。
後疫情時期 全球供應鏈重新佈局
在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和中共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斷供之後,環球投資者都在忙著重新佈局供應鏈,後疫情時期,跨國公司將繼續將工廠遷出中國大陸或轉移供應鏈。股市泡沫在沒有強勁的實業支撐下,破裂風險也會增加。
2月的G20峰會結束後,法國財長勒麥爾對媒體表示,疫情恐令法國經濟增長失去0.1個百分點,法國需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在汽車、製藥和航空等產業上,不能再依賴中國供應鏈到90%或95%的程度了。
據上海美國商會的調查,有三成企業考慮將業務轉移到中國以外。根據此前該商會的調查,由於疫情的衝擊,有企業已經開始加速轉移供應鏈。
南韓現代汽車公司在關閉中國工廠之後,因無法從中國獲得零部件,不得不暫停位於南韓的工廠,並表示,公司正在評估各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業務中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在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供應商。
據《自由時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科技企業Google和微軟已在加速轉移其在中國的生產線至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