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她是康熙的第一位皇后,21歲崩逝,康熙讚其美德,親自為她寫謚文,她的謚號在清朝歷史上也獨此一例。
赫舍里氏是滿洲正黃旗人,1654年2月3日生於貴族世家。其祖父索尼,乃大清國的開國功臣,列位於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首,其父赫舍里‧噶布喇,是領侍衛內大臣,其叔叔則是康熙年間第一權臣索額圖。
康熙初年,權欲膨脹的輔臣鰲拜無視幼主,逐漸把持朝政,極大威脅了皇權。孝莊太后摒棄了之前兩朝皇后皆出自於蒙古的傳統,決定選定索尼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當時鰲拜多次上奏阻撓,認為如立赫舍里氏為皇后,必動刀槍。「滿洲下人之女,豈有立皇后之理?」在他眼中,赫舍里氏非蒙族皇后級別出身,不過是滿洲下人的女兒,為打消立赫舍里氏為后的念頭,鰲拜不斷威脅索尼及康熙皇帝一家。
康熙大婚
皇室在鰲拜的威脅下,最後仍準備立赫舍里氏為皇后。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康熙行納採禮,這是古代漢族婚姻風俗。他派以內務府大臣為首的一行人,送禮品到新娘赫舍里氏家,禮品有十匹鞍轡齊全的駿馬、十仗盔甲、一百匹錦緞,以及二百匹精美布料。索尼一家大喜謝恩。
大婚禮前一天,康熙派遣滿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同日行大征禮,即納聘禮。聘禮包括黃金兩萬兩、白銀一萬兩、金茶罐一個、銀茶罐兩個、銀箱一對、錦緞一千匹、馬鞍二十副及駿馬四十匹。
九月初八日,舉行大婚禮,這是清入關以來,第三次在北京舉行的皇帝大婚,婚禮盛大隆重。皇后赫舍里氏留在中宮。身著大婚禮服的康熙,先到孝莊太后和皇太后宮中行禮謝恩,然後到太和殿,賜皇后親屬及諸王百官宴席。同時,皇太后率諸大臣及攝政大臣的女眷,到孝莊太后宮,設宴招待皇后母親及其母系親屬。下午六時許,大婚禮以漢族傳統的合巹宴開始,皇帝、皇后用合巹杯喝交杯酒,宴會結束後,康熙和赫舍里氏便留在中宮。
第三天,康熙接受諸王百官上表朝賀,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詔書闡明立後位,以共承宗廟,助隆孝養、綿延子孫之涵義,赫舍里氏成為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當時,康熙十一歲零六個月,赫舍里氏十一歲零九個月,兩人是清代帝后大婚時年齡最小的,少年夫妻,可謂青梅竹馬。
兩年後,赫舍里氏的祖父索尼逝世。四年後,不到十六歲的康熙決定活捉鰲拜。智擒鰲拜時,赫舍里氏的叔叔索額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皇后芳年崩逝 康熙深情緬懷
康熙八年,赫舍里皇后生嫡長子承祜。承祜天性聰慧,深受康熙寵愛,被視作掌上明珠。但承祜四歲時,不幸夭折。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赫舍里皇后再次臨產。坤寧宮內外一片忙碌,準備迎接新皇子的到來。皇子終於在上午出生,康熙高興異常,當即取乳名為保成,希望他平安成長,這即是嫡次子胤礽。然而,赫舍里皇后卻因難產昏迷不醒,當日下午,赫舍里皇后即崩逝,只有21歲。半天之內,大喜事變成了喪事。
悲痛不已的康熙停止臨朝,穿上喪服,從五月初五日開始,幾乎每天都去安放皇后靈柩的梓宮前舉哀。五月二十七日,康熙親自把皇后靈柩送到鞏華城(今北京昌平沙河),在靈柩梓宮前陪伴皇后,默哀許久,直到晚上才返宮。隔日一早,康熙又去舉哀。皇后逝後半年內,康熙去鞏華城34次,一去就是一整日。甚至朝鮮使臣求見,康熙亦不願召見。
據《康熙起居注》載,康熙十四年,赫舍里氏崩逝週年前一天,康熙即趕至鞏華城,當晚留宿一夜,翌日致祭後返回。康熙十五年,康熙去鞏華城致祭15次。
康熙十三年至十六年這四年裡,每逢除夕前一日,康熙都照例去鞏華城陪伴亡后,日暮方歸,共去鞏華城80次。
赫舍里氏死後,三年之內康熙沒有再立皇后,直至康熙十六年八月,三年喪期已滿,他才尊祖母之命,冊立了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那年的亡後祭日,康熙又來到鞏華城緬懷。祭日過去七天後,他才正式向禮部頒發冊後諭旨。除夕,康熙照例冒著風吹雨打,到60里之外的鞏華城陪伴亡后。
之後半年,他每月都去鞏華城,九月,距第二次立後不久,玄燁不顧大喜之日的避諱,又親自檢視將要葬入亡後的陵寢。
除非有重要祭祀或大事,在亡後忌辰當天,康熙不到乾清宮處理朝政,自己去祭奠孝誠仁皇后,這持續了二十五年,年年如此。對結髮之妻的感情,可謂深厚,盡責盡禮。
生前不預立皇太子,這是清朝祖訓。但因康熙對赫舍里氏的感情,取得孝莊太后同意後,他立兩歲的嫡次子胤礽為皇太子,作為儲君。胤礽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受皇帝親自冊封的皇太子。康熙還親自撫養教育胤礽,對其十分溺愛。
康熙親制皇后冊謚文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八,康熙親制謚文,讚嘆赫舍里皇后的美德:「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盡誠孝;佐朕內治,尤極敬勤;節儉居身,寬仁逮下。」謚文中,還有「自古賢后,咸有徽稱」、「翟禕在御,難忘十載之芳型;琬琰增輝,永播千秋之令譽」等言。這也是康熙一生中給女人寫的唯一冊謚文,字字深情。康熙認為,帝王的教化能夠普於深閨,確實賴於內庭之助;女德之教能夠育成在宮庭之內,特別要藉助於皇后之賢德。
從中可以看到,剛入宮還是一個少女的赫舍里,性格溫婉柔順,極盡孝道誠意,勤勉地盡孝奉養太皇太后、皇太后;雖是中宮,不務矜誇,為人大度不妒,寬厚和藹,與其他后妃關係融洽,其恩慈使眾人心悅誠服。遵守禮度,主持祭祀嚴謹守時,奉供陪祀誠心一意。衣著簡樸,崇尚節儉;箴言規諫,使康熙更加勵精圖治,勤勉治國。
赫舍里是清代唯一一位赫舍里氏皇后,其謚號在清朝歷史上也獨此一例。康熙親自為赫舍里賜謚號為「仁孝皇后」(後來被雍正改為「孝誠仁皇后」),這是清朝唯一以「仁」作謚的皇后,其餘幾十個皇后都是以「孝」作謚的。康熙自己的謚號即是「仁皇帝」,給赫舍里謚「仁」,但在康熙心中,赫舍里擔得起這個「仁」字。
作為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也是康熙最重要的一位皇后。當時嬪妃雖然眾多,有封號的僅皇后一人,其他女子都無冊封,可見康熙對赫舍里皇后的寵愛與敬重。
他們共同生活十載,情投意合,在共同成長的歲月裡,由於皇后「宮闈式化,淑德彰聞」的美德,有力輔佐了少年康熙,使他在祖母指導下,順利渡過了親政的早期階段,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