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在清理P2P網貸案件上先抽身而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2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去年以來,中國P2P網貸平颱風險不斷爆發,由此產生了大量投資失敗的金融難民。目前,中國多地以省級為單位全面封殺P2P網貸,但是官員利用職務之便,在清理P2P網貸案件上先抽身而出。
據不完全統計,山東、湖南、四川等多個省級政府發文,轄內P2P網貸行業至今仍未有一家平臺完全合規通過驗收,未來將對全省範圍內未通過驗收的P2P網貸業務全部予以取締。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2月10日發布公告稱, 整理出17項在金融領域常見的特色賄賂「名貴特產」和賄賂資源。這些有形的賄賂品包括:高級信用卡、紀念幣、金融機構宣傳品、授課費、薪酬獎勵,金融機構非公開定向發行的存貸款、信託、理財和保險產品等。無形的資源則包括:金融監管或經營服務相關的審批權決定權、可獲利的內部資訊和機會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公告首次提到,金融官員除了收受賄賂,還利用職務之便,在清理P2P網貸方面、非法集資案件查辦中,領用特權挽回損失,讓和自己有利益關聯方先抽身而出。
據《財新網》報導,近兩年持續的P2P和私募基金爆雷潮中,不少受害投資者都反映過類似情況。
例如,2019年5月,有投資者稱,金誠集團2018年被中國證監會查處、出現兌付逾期後,有當地政府公職人員在金誠集團被因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前,提前拿回了投資。
《財新網》報導認為,人數眾多、範圍甚廣的非法集資案受害投資者中,確實有檢察院幹部等相關領域的公職人員或其家屬,中間可能存在潛在利益衝突問題。
P2P網貸早期因政府的鼓勵和放任而快速成長,從2006年開始萌芽,到2015年平臺累計交易量突破一萬億元,中國P2P網貸平臺發展之迅猛在全球來看都是驚人的。
根據網貸之家11月的月報顯示,2019年11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活躍出借款人數、活躍出借款人數再次迎來「三連降」,環比分別下降11.23%、9.72%、13.05%。同時,隨著不合規平臺網貸平臺出清速度加快,截止今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456家。
在2018年,中國突然出現了上百萬的金融難民,他們是各類金融案件的受害者,尤其眾多P2P網貸平臺的危機爆發,使P2P網貸受害者們維權無望。
《看中國》記者經過仔細查詢中國發布的法律和國務院令,發現P2P網貸受害者權益無保障,基本上可以確定將血本無歸。
因為官方規定:在警方偵辦、法院受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件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法院執行、集資者(這裡指P2P網貸平臺)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部門代償。
中國財經分析人士齊俊傑撰文認為,對於P2P網貸採取一刀切的態度,還是挺出乎意料的,這可能會引起重大的投資者的損失。P2P網貸這個業務,就是一個資金池轉動的旁氏騙局,都是後面的人支付前面的人的本息,一旦啟動,就絕無停下來的可能,一旦踩剎車就意味著正在投資的投資人必須要承擔巨大的損失。這種業務在各地的規模應該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採取團滅的手段消滅P2P,估計又有不少投資人,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