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嶺南大學政治系的助理教授袁瑋熙(右一)、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的教授葉健民(右二)跟同系的副教授鄭煒(左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系的教授李立峯(右三)、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的助理教授鄧鍵一(左一)來台演講。(圖片來源:LTN)
【看中國2019年12月1日訊】香港多名學者來台演講反送中運動觀察,其中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點明,從運動可看見「一國兩制」的四大衝擊。他還說,香港正在面臨第二度回歸課題,與上次不同的是,香港人會強烈發出要求,來爭取民主法治;同時也更看清楚了中共面貌,沒有過多幻想。
據《自由時報》報導,葉健民與同系副教授鄭煒、香港嶺南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袁瑋熙、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系教授李立峯與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鄧鍵一,於中研院社會所、清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台灣社會學會邀請下,從香港來台,11/29~11/30分別在清大及中研院分享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觀察,演講主題為「2019香港時代革命:抗爭的背景、過程及國家反應」。
葉健民:「一國兩制」出現「四大破壞」
葉健民表示,這次來台灣演講的香港學者,為目前理解這場運動的重要指標性人物,他們所發表的文章已經成為重要的參考,未來也將會是重要的文獻。目前還沒有出現系統性的論述來否定他們的言論,可能也反映出北京的論述能力還是比較低,這也顯示香港科學界在論述上至少可以持續跟他們周旋下去。
葉健民重點分析了從反送中運動看到的「一國兩制」衝擊,他表示,在過去6個月,香港重新面對回歸問題,「第二度回歸問題」。80、90年代那次回歸,香港無發言權也無選擇,而且他們還有一點樂觀,不少人相信民主回歸之可能性。
葉健民說,但是現在他們面對的情況很不同,「重新要面對大陸,用我們的方式,很清楚、很勇敢的表達我們也有發言權」,這次更看清楚中共面貌,沒有很多的幻想。
葉健民點出,過去幾個月來,「一國兩制」出現了四方面破壞。第一個是「一國」的破壞,官方理解整個事件的方式很清楚,他們眼中就是「香港人跟大陸人」過不去,「香港人」這個字甚至變成禁忌,光是說「香港人加油」,如果你是明星你就糟糕了,在大陸就會被封殺,挑動香港和內地仇恨,在陸媒上營造香港很危險的形象。
葉健民認為,第二個是「兩制」的破壞,本來兩制說是要保存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可是大陸不顧一切,滿足政治考量,甚至不怕影響經濟,侵蝕市場機制。從國泰公司例子就可以看到,國泰員工在運動期間高調表態支持香港人,結果前CEO辭職以示負責,從此可以看到香港企業好像已經和大陸企業一樣,想生存就要守政治規矩。
葉健民說,這次出現「一國兩制」最大的破壞,便是造成特區無法自我完善。他表示,港人原本相信「一國兩制」是令香港高度自治,自己事情自己處理,可是面對著目前危機,他們很清楚體制已無法解決問題。
葉健民以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直到如今都還在位置上,北京說妳不能走那就不能走。這個衝突現在已經半年,面對此情況,所有港府官員一個都沒動。
至於最後一個破壞,葉健民認為是對三權合作的破壞。他表示,最近香港法院判定特區政府通過蒙面法是違反基本法;但北京卻稱香港法院不應該通過這次決定,影響到特區的管治權威,也沒有權力解釋基本法。
葉健民強調,基本法講得很清楚,香港法院司法獨立,所以法庭可以按照他們專業判斷判案,無論你是誰,法官都要獨立判案。而且基本法已講明香港法庭有權解釋基本法,雖全國人大有最終解釋權但不是唯一。
葉健民表示,香港這場抗爭,爭取民主跟追究警方以外,最重要就是法治。為何出現反送中反應這麼大?這個修例就是指香港會受內地司法制度的管核。為何對港警執法有這麼大的反應?是因為香港人對警察做的事情沒辦法追究,港警好像在法律之上,這是最核心的內容。
葉健民強調,97年的樂觀是他們以為香港的經濟貢獻大,所以香港在北京眼中太重要,不能亂動還有所顧慮。但過去6個月證實,在北京其它政治考慮下,這個優勢已經不存在了,港人面對不單純只是政府,而是龐大的大陸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者對香港來說是重要的警訊,要想出其它方式周旋抗爭。
袁瑋熙驚訝:參與者非常年輕
袁瑋熙表示,香港這個運動是爭取自由反威權的示威,是突如其來的,更沒有預想到有此次區議會的選舉結果。
袁瑋熙說,過去香港經歷很大的無力感,每年的六四和七一遊行不是沒有人參加,而是沒什麼年輕人,所以這次反送中運動有這麼多年輕人參與,我們都很驚訝。自雨傘運動以來,港府越走越威權,6個民主派議員選上立法會議員卻被取消了資格,社運領袖也遭用法院手段審判,打壓越來越大。
經過25個運動現場的調查的數據分析,袁瑋熙認為,從這次反修例運動來看,參與者都非常年輕,19歲以下佔11.8%、20到24歲佔27%、25到29歲佔22.2%,30到39佔19.7%,教育程度幾乎皆有高等教育,而且不只有中產階級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