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裝與包背裝在折頁方面無任何區別,但和蝴蝶裝、包背裝不同的是,線裝的裝訂是用線,而不是用漿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你知道嗎?古書中藏有令人驚豔的豐富智慧,可是其外觀同樣具備著令人吃驚的古人智慧。為甚麼小編會這麼說呢?因為中國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式有很多種,不只常見的卷軸裝、線裝、經折裝等,還有一些是我們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稱號,比如旋風裝、梵夾裝、金鑲玉…。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人在圖書裝幀技巧上,還有哪些驚人的操作吧!包準和古籍中的金言玉語一樣,讓你驚艷不已!
起源於周朝、盛行於隋唐的卷軸裝的裝訂形式是使用時間最久的,直到至今大家依舊在使用。不過,現今是裝裱字畫在沿用卷軸裝的方式,因為書籍皆已經改為冊頁裝式了。此外,最初的卷軸裝為帛書,而在紙書盛行的隋唐時期則採用紙書。
卷軸裝起源於用繩子連編為一束的簡策卷(孔子的韋編三絕即提及「簡策」的裝訂方式)的裝訂形式,仔細的說為:按照順序把書頁(長卷)粘接起來之後,首端處粘接了一根細木杆,而末端處則粘接了木制或是運用其他材質所製成的圓長軸,而卷首多半會粘接一張質地堅韌、不寫字且具保護作用、被稱為「裱」的紙張或絲織品。當我們以尾軸為軸心來向前捲收書頁時,隨後將捲成一束裝幀的形式。
起源於周朝、盛行於隋唐的卷軸裝的裝訂形式是使用時間最久的,直到至今大家依舊在使用。不過,現今是裝裱字畫在沿用卷軸裝的方式。(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梵夾裝是古書的裝幀形式之一,它也是古藏文書的主要裝幀方式。很多人都說梵夾裝就是指「經折裝」,即經折裝是梵夾裝的別名。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梵夾裝是東漢時期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古印度運用梵文書寫的知名佛經--「貝葉經(附註1)」的裝訂模式即是採取梵夾裝的方式。因此,梵夾裝的歷史可是遠遠地早於經折裝。雖然經折裝與梵夾裝頗相似,但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不過,我們是可以認為經折裝的產生,在某些程度上是受到梵夾裝的影響的。
梵夾裝的製作方式為:按照順序把已經寫好文字內容的貝葉或是紙頁摞好,接著再在各個葉面上打洞,並隨之以繩或棉線或類似竹筷等物穿越過葉面上的孔洞,也就是繫繩。完成好這些動作之後,再於最上方與最底部分別用一塊與貝葉約莫同等大小的木質夾板固定(這兩塊板子也被當成封面與封底),以避免讓貝葉散亂,同時亦攜帶方便。
古人愛惜字紙的態度令今人覺得頗稀奇,但其實他們在裝訂書籍時所運用的多樣形式亦不容小覷。(繪圖:志清/看中國)
經折裝
上述已經提及:雖然「經折裝」,應該是受到印度「貝葉經」的影響才出現的,但是兩者可不能混為一談。況且,起於東漢的「梵夾裝」可是遠遠早於始於唐末的「經折裝」!
提及這個「經折裝」,你絕對不陌生。因為在許多古裝劇中,總能見到「經折裝」。
「經折裝」就是把一幅長卷,沿著書文版面的間隙,一反一正折疊起來。最後再將首末二頁各自加上硬紙,這種裝訂形式最後會形成一疊長方狀。雖然是從一長卷而起,但「經折裝」可是完全脫離了卷軸,是屬於卷軸裝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款。
學界對「旋風裝」的形制還沒有統一的看法,圖呈現的是「旋風裝」與「龍鱗裝」。(繪圖:yi-hsin/看中國)
由卷軸裝演變而來的「旋風裝」,卷起時的外表看似與卷軸裝無異。它在唐代中葉已經出現,亦稱為「旋風葉」或「龍鱗裝」(兩者在外觀有所不同)。之所以取作「旋風裝」,是因為讀書人在翻閱時,就像是旋風旋轉一般;之所以稱為「龍鱗裝」,是因為這種書籍在平日裡是捲收起來的,而書頁呈現自然向內捲曲,展開時,書頁宛如排列有序的龍鱗地逐一翻飛。
因為資料缺乏,所以學界對「旋風裝」的形制還沒有統一的看法,目前三種意見如下:將經折裝的書拿一張紙,一半將書的第一頁粘起來,另一半把書的最後一頁粘起來,整張紙把書的首頁和最後一頁再連同書背一齊包裹起來;第二種是指先將要抄寫的部分先一頁頁的寫好,然後再依照順序像鱗片般,一頁頁的粘在卷軸式的底紙上面。最後這第三種就會在收卷時,呈現書頁鱗次如同旋風般朝著同一方向旋轉,遂又稱作「旋風卷子」。
「旋風裝」的特點不僅在於保護書頁,還利於翻閱。
蝴蝶裝
約莫出現於唐代後期、盛行於宋朝的「蝴蝶裝」,又稱作「蝶裝」、「黏葉裝」,它是宋代最流行的書籍裝訂。
「蝴蝶裝」是由經折裝演化來的,它是將書頁依照中縫,將印有文字的頁面朝內且對折,接著再用中縫為準,將整本書的每一頁通通對齊,版心居中,最後以漿糊粘貼在要做為書皮的包裝紙上,就能夠裁成冊了。之所以稱作「蝴蝶裝」,全因為將翻開的書籍攤在桌上就像美麗的蝴蝶正在展翅,遂得此美稱。
「包背裝」與「蝴蝶裝」。「包背裝」比「蝴蝶裝」更加牢固,不易散開。(繪圖:yi-hsin/看中國)
包背裝
「包背裝」又稱作「裹背裝」、「裹後背」,它是由宋代的「蝴蝶裝」所演變而來,始於元初,流行於元末明初。
「包背裝」的裝訂方式是對折書頁後,讓有文字的那一個頁面朝外,空白無字為背面,書頁呈現雙頁狀,這也是「包背裝」與「蝴蝶裝」的最大區別。接著在書脊打眼,用紙撚將全部的書頁裝訂成冊,最後再用包背紙包裹書背。
早期的包背裝與蝴蝶裝相似,區別僅在於「包背裝」的紙粘並非中縫,是訂口。只是,「包背裝」比「蝴蝶裝」更加牢固,不易散開。
張鏗夫在《中國書裝源流》中言道:「蓋以蝴蝶裝式雖美,而綴頁如線,若翻動太多終有脫落之虞。包背裝則貫穿成冊,牢固多矣。」
線裝
始於明代中葉的「線裝」是中國裝訂書籍的技術之一,是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終形式,一般統稱為「線裝書」。
「線裝」就是將有文字的書頁以無字的那面對折,以非折邊的餘幅作為書脊,再用線把書頁連同書皮一齊裝訂成冊,裝訂書頁的線則露於外。
說道這,大家應當都發現了:「線裝」與「包背裝」在折頁方面是一樣的,但是「線裝」是採用線裝訂,而不像「包背裝」與「蝴蝶裝」是使用漿糊。
包背裝與蝴蝶裝的主要區別是其對折頁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對。圖乃閱讀古籍的納蘭性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金鑲玉
在古籍裝幀形式中,屬於比較講究的一種的「金鑲玉」,據說是屬於北方人的稱呼。在中國南方,「金鑲玉」則改喚作「穿袍套」、「惜古襯」。
「金鑲玉」的裝幀形式即是一開始先將紙張顏色泛黃似金的舊書紙頁對折,並在對折後的書頁中間,鑲上白潔如玉的新紙(襯紙),超出書頁天、地及書背的部分則需要折回,以利書頁通通平齊、厚薄皆均,最後再運用紙撚將襯紙與書頁通通裝訂在一起,「金鑲玉」之稱由此產生。
說到這,你有沒有覺得「金鑲玉」這雅名比「穿袍套」、「惜古襯」更為貼切呢?因為我們從書籍外觀的顏色即能推敲其名來歷了。據說這種特別的裝幀方法多用在古籍的修復上。
結語
看完上述這些裝幀形式有沒有很訝異呢?小小的一本書居然有那麼多種裝幀形式。其實,雖說現在不少人挺瞭解書本的裝訂形式,但是書籍的各類裝幀形方式依舊存在著能夠再深入研析的課題,李致忠與吳芳思合著的《古書梵夾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的起源與流變》即道:「中國書史中,有待發掘、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很多,而書籍各種裝幀形式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則是其中重要的研究課題。」
我們就算不細部研究,但下一回去書店翻翻之際,別忘了仔細觀察一下書店中有沒有存放裝訂方式比較復古的書籍喔。
附註1:貝葉,即為貝多羅葉,它是棕櫚科的熱帶性植物。世人尚未發明紙張以前,古印度都是以貝多羅葉來記載佛教經典以及宮廷的資料。
參考書目
釋舜惠〈佛教特有的非書資料:貝葉經〉《佛教圖書館館訊》第十七期(88年3月)
龐多益、張樹棟《中華印刷通史》
梵夾裝(華人百科)
世人尚未發明紙張以前,古印度都是以貝多羅葉來記載佛教經典以及宮廷的資料。(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