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劃轉社保彌補養老金不足。(圖片來源:adiruch na chiangmai/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9月29日訊】前兩天,大家都在熱議一個事,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紛紛公告,股東財政部將其持有的各行10%的股權一次性劃轉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據當日A股收盤價計算,二者合計股權劃轉總價值超過1100億元。這裡面股民也不必擔心,只是資產劃轉,而並非是減持,所以對於股市不會有任何影響。
其實國資劃轉社保,中國一直在進行當中,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央層面已完成三批、共67家央企的劃轉工作,其中,中國聯通等3家央企以及中國再保險等2家中央金融機構是第一批「試水」。在這之後,又分兩批對50家中央管理企業和12家中央金融機構進行了劃轉。總額達到約8601億元。另外,在中央層面之外,各個地方也在積極的試水,浙江和雲南的工作也基本完成,浙江有40家企業參與,劃轉國資158億,雲南13家企業參與,劃轉185億。這兩個地方試點完成之後,其他的地方也會開始跟進。
這就是目前中國解決社保養老困局的一個思路,眾所周知,中國正在向著老齡化社會前進,而且速度還挺快,再過幾十年,中國就會和今天的日本一樣,但中國的社保制度起步比較晚,欠債也比較多,再加上他是一種轉移支付的性質,所以現在年輕人,供養現在的老年人似乎還問題不大,但是到了80-90後老去之後,社保金肯定是不夠用的。這個也毫無疑問。還有人專門做了報告,說如果按照現在養老金消耗的速度,大概在2035年,也就是15年之後,養老金結余就消耗乾淨了。
這種焦慮是致命的,所以中國也一直在做相關的工作,肯定不能讓他形成共識,一旦形成共識,恐怕就沒人願意再去交社保了,那麼必然更是雪上加霜,後續資金大幅減少,必然加速社保養老金的消耗速度,所以必須解除這個焦慮才行,於是中國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劃轉國資,通過央企國企的資產,來補充社保。
那麼國資劃轉夠不夠用呢?我們算筆賬,在2018年末,社保基金的規模差不多是2.2萬億,這次67家央企一下就劃轉了8600億,再加上地方國資的推進,保守估計再弄個2000億問題不大,也就是說這一下社保基金就能達到3萬億以上,增幅達到50%,而且中國整個的國資規模差不多達到上百萬億,每年出一點利息劃到社保基金裡來,那麼就足夠大家養老了。
聽到這,估計很多人都會長處一口氣,看來養老還是可以靠社保的,但是我們後面也要潑點冷水,客觀的說國資劃轉是個思路,但是這個事能不能持續的進行下去,現在存在疑問,我們也知道,現如今央企國企都在進行混改,也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把純粹的國家控股,變成引入社會資金,甚至是外資,那麼未來改制之後,是否還要繼續劃撥,這從法律上來講,可能就會更加複雜。
而且救急不救窮,國資央企也絕不是搖錢樹,不可能一直有求必應,很多企業現在是還活得不錯,未來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他們受到的經營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現在中國很多的國企已經效率越來越低,甚至有的已經出現了巨虧,未來隨著壟斷利潤逐漸打破,越來越多的國資央企,也將感受到這種來自市場經營上的壓力。就比如銀行,現在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大賺特賺,但誰都知道,這是銀行牌照嚴格管控的結果,一旦民營銀行放開,四大行壟斷地位下降,利潤必然受損。而這幾乎是一定的趨勢。
所以,現在社保還能指望著國資劃轉,國資也有這個實力,但是再過10年,20年,他未必一直都有這個實力,第一次比較大方,但後面的劃轉也必然越來越少,所以乍一看好像是沒有問題,但其實只是暫時沒有問題。
另外,靠社保養老,也只能保證基本生活,從沒有人可以靠養老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所以養老金即便夠用,對於大家來說也只是個溫飽而已,並不能夠應對其他的風險。現在是養老金最充裕的時候,未來隨著養老金的緊張,退休金的相對價值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現在大城市裡,月均工資差不多1萬,而現在退休的老人大概一個月能有3-4千的退休金,看起來還不錯,10年之後月均工資可能2萬,但退休金可能只有5千,總之,相比於消費購買力,退休金漲幅一定是最低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大家退休還覺得挺好的,但是退休十幾年後就越來越艱難的原因。
所以,要想退休衣食無憂,盡情的享受老年時光,大家還是要自己準備一份養老金的,至少不能比退休金少。那麼我們算筆賬,就拿現在大城市3000退休金為例,每年是36000元,也就是說你至少得準備一個90-100萬的存款,這樣每年能有一個4%的無風險利息收入,大概能給你補充一份收入。如果是老兩口那就是180-200萬,這樣才能過得比較踏實。如果沒有這筆錢,全靠退休金,那麼風險就比較大了。
萬一提前失業,又沒到領退休金的年齡,那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我們感謝國家在為我們的養老考慮的同時,自己也要始終有危機意識,當你有多個渠道能產生收入的時候,這種焦慮感才會消失,否則把自己身家性命都壓在養老退休金上,這個就必然越來越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