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券交易所星期三突然宣布,計畫以370億美元並購倫敦證券交易所。(圖片來源:公用領域Wikipedia)
【看中國2019年9月13日訊】就在全球聚焦香港抗議的時刻,香港證券交易所星期三突然宣布,計畫以370億美元並購倫敦證券交易所。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並購將有助於加深中英經貿金融合作,對香港、中國內地和英國三方都有好處」。
中國媒體形容這是「倫港世紀聯姻」「天作之合」。但有評論質疑,在港交所一半以上董事都由政府委任的情況下,並購案是不是北京的授意?目的何在?這是一樁「資本聯姻」還是「中資入侵」?能否挽救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
嘉賓:香港浸會大學金融系教授倪肖艷;中國經濟觀察人士秦鵬
香港證券交易所計畫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令人意外嗎?
倪肖艷教授表示,雖然她本人對這則消息感到意外,但如果是港交所的工作人員可能不會感到意外。她說,考慮到英鎊下跌以及以後可能更加難以收購倫敦交易所的因素,如果她是香港交易所的決策者並且想擴大交易所規模的話,她也會認為此時是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好時機。
秦鵬認為,從投資的時機來講,現在是一個好機會。他認為,隨著英國「脫歐」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正陷入困境,倫敦交易所可能會擔憂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未來受到影響,因此交易所可能會設法建立未來的收入來源。
他認為香港交易所此時提出收購請求可能也考慮到了時機的因素。不過秦鵬強調,從目標的角度看,此次收購可能是一個國家層面的計畫。
港交所一再強調其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而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但分析人士擔憂這場收購象徵的是中國政府在背後的影響。如何看待這樣的擔憂?
倪肖艷教授認為,很難講這是否存在中國政府在背後控制的情況。她認為,從生意的角度講,如果把香港交易所看為一傢俬有企業,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
她認為,李嘉誠在英國進行了很多投資,但沒有人說在他背後有國家力量,而港交所此次收購建議就讓一些人懷疑中國政府在背後有動作,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進行過度解讀。倪肖艷教授認為,拋開其它因素,此次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股票交易所並購是否常見?香港交易所提出的收購意向為何引發這麼多的討論?
倪肖艷教授認為,很多機構或個人提出這樣的合併建議,但出於兩大因素使得最終成功的機會並不大。一個因素是從國家層面考慮,國家總是希望有權控制本國的金融系統,股票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另一個因素是多個股票市場如果聯合在一起就可能會形成壟斷,在報價、手續費等方面造成壟斷,對投資者是不利的。
有人擔憂,這兩家交易所合併後未來可能會壟斷一些重大的交易。真有這樣的可能性嗎?
倪肖艷教授介紹說,交易是由投資者做出的。證券市場本身是不做交易的,它提供了一個平臺「讓錢進來並且讓錢互相做交易」。
她認為證券市場能壟斷某一種交易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最終是投資者進行交易的,沒有投資者進來,證券市場無法控制某個產品的價格。
秦鵬對這項並購意向未來發展表示擔憂。他表示,倫敦交易所如果未來面臨著兩個「主人」的時候應該聽從哪一方的決策,當國際間發生問題的時候倫敦交易所會做出什麼行為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如果兩家交易所合併成功,未來有多大的力量?香港交易所為何選擇倫敦交易所?
倪肖艷教授認為,選擇倫敦交易所首先可能要考慮到香港的歷史背景。她認為一些香港人本身對英國就有一種情感上的聯繫。此外她還認為兩家交易所合併後差不多會成為世界前三大的證券交易所,但從數量級上看,距離紐交所還有一定的差距。
秦鵬認為,從交易所本身的交易來講,這次擬議中的併購是一個不錯的交易。但秦鵬認為,港交所很難確保獨立的市場地位。
針對這個收購提議,英國政府表示會就此仔細研究任何可能對英國產生安全影響的投資,英國政府是否有可能會干預這起收購?
倪肖艷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她認為任何企業做到很大規模後,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地獨立於所在國的政府,企業和政府是互相關聯的。
美國國會即將進行審議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特別提到了對香港的特殊待遇以及對香港問題可能實施的一些制裁。這項法案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秦鵬認為,這項法案如果通過也不一定會立即實施,白宮可能會根據外交層面的判斷進行決策。但他認為,法案通過本身會對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2019年9月12日《時事大家談》完整版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zxGhvVczc。
時事大家談是一個自由論壇。嘉賓和觀眾聽眾發表的都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美國之音。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