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鄧小平調遣20萬中共軍隊對越南發起的攻勢。(Vietnam china/wiki/CC BY 2.5)
1979年2月,鄧小平調遣20萬中共軍隊入侵越南。一個月中,軍隊陣亡2萬多人,傷者無數,最終無功而返。鄧小平是如何做出這個代價高昂的決策?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在他寫的書《鄧小平時代》中披露,本來鄧的出兵計畫遭到很多軍方高層反對,但陳雲的一句話促使鄧下定了出兵決心。
《鄧小平時代》一書中披露,柬埔寨「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因對本國民眾和越南僑民大開殺戒而遭到越南出兵。受到強大壓力的波爾布特請求鄧小平派「志願軍」幫助柬埔寨。儘管波爾布特對人民的暴政受到西方的強烈譴責,鄧小平還是準備與他合作。鄧小平認為,波爾布特是唯一能夠有效抵抗越南的柬埔寨領導人。
然而鄧小平並不想出兵柬埔寨,他認為這會讓中共陷入代價高昂的戰事而難以自拔,乃至對這個地區的事態失去控制力。他更希望打一場「速決戰」,就像1962年中共軍隊在中印邊境那樣。他想迅速而短暫地攻入越南。
但是,鄧小平遭到了中央軍委其他成員的普遍反對,因為他們覺得軍隊沒有作好作戰準備。軍隊還沒有從文革的破壞中復原,紀律渙散,訓練不足。除了1978年在邊境線與越南有1,100多次小摩擦之外,中共軍隊自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以來從未打過仗;而越南軍隊卻跟法國、南越和美國軍隊打了幾十年仗。他們還擁有蘇製現代裝備,而且蘇聯在1975年美國越戰失敗後一直為越南提供大量經濟援助。
此外,中共很多高層文職官員也懷疑攻打越南是否明智。有些人覺得,中國剛開始搞現代化,把建設現代工業亟需的稀缺資源挪作他用並不明智;有人擔心軍隊尚未作好適當準備;還有人認為軍事攻擊將導致越南長期敵視中國。
而一些官員最為擔心的是,入侵越南有可能把蘇聯的龐大軍力拖入衝突。考慮到這個巨大的風險,鄧小平徵求了其他老幹部對蘇聯可能干涉的看法。陳雲作了仔細評估後認為,蘇聯在中蘇邊境——這是最有可能進攻中國的地方的兵員嚴重不足,進攻中國需從歐洲調兵,而這得一個月才能完成。陳雲的結論是,如果作戰時間很短,蘇聯插手的機會極少。
書中介紹,正是聽了陳雲的評估後,鄧小平下決心出兵越南。但他宣布作戰時間不會長於1962年攻列印度(33天),且只打地面戰,不動用空軍。鄧小平知道當時越南飛行員在訓練上強於中國,況且中國也沒有接近越南的機場。再者,避免空戰可減少蘇聯介入的機會。
入侵開始後,越南人的有效抵抗超乎鄧小平的預料,中共軍官因準備不足而陷入慌亂。原本預計一週內拿下越南五個省會城市,但直到開戰三週後他們才攻下諒山。最終,中共軍隊憑藉人多勢眾攻下了五個省會,但傷亡人數遠高於越南。據估計,中共在這次戰鬥中有25,000人陣亡,37,000人受傷。
90年代之後,中共與越共重歸於好,打下的老山、法卡山悉數歸還越南,數萬戰死中越邊境的年輕軍人,就此白白成為中共政治內鬥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