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戰中,北京鷹派是攪局者。(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6月13日訊】不顧百萬人上街的壓力,北京強勢要港府通過「逃犯條例」,不惜毀滅香港在國際間的地位。上週中國發改委「召見」科技業的在中外商,威脅如果外商隨意撤離中國、終止商業合作關係,或是禁賣產品給中國客戶,會有嚴重後果。另外,週一,中國熱門財經網站及手機app「華爾街見聞」被下架,中國又少了一個時事報導的管道。一個又一個的案例顯示,北京的鷹派徹底抬頭,與美國的貿易戰,沒有善了的可能。
但什麼轉折造成共產黨的強硬走向?單純的貿易戰,互加關稅的舉動,固然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貿易依存度這麼高的美中經濟關係,關稅對經濟的影響是緩慢的,因為生產者、消費者的調整,不可能立即發生。五月出口新出爐的數字顯示,中國廠家一方面搶在關稅升高前出貨,一方面加強美國以外市場的出口,最後結果不降反升,就是證明對北京的壓力並非立即而有急迫性。況且,北京也還沒把刺激景氣的手段用盡,為什麼急於在此時,升高對美叫陣?
答案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美國的壓力逐步加強,共產黨雖然不致於立即的生存危機,但越來越明顯的美國威脅,讓北京高層「未雨綢繆」,先下手為強。而關鍵點,也許就在華為公主被捕之後。
歷史的參考點,是美國對日本帝國在1941年的石油禁運。
希特勒在1939年入侵波蘭後,英國對德國宣戰,但美國仍然受孤立主義影響,不願直接捲入戰爭。羅斯福雖然不願參戰,但仍然用非直接的方法,幫助英國抗德。1940年,德日義的同盟形成後,美國對英國和中國的援助,大幅增加。隨著日本的威脅日增,美國在太平洋的動作也越來越多。日本在1940年進入維琪法國控制的中南半島,直接威脅泰國和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羅斯福為抑制日本野心,把太平洋艦隊總部,往西遷到離日本較近的珍珠港。
現時中國在南海的野心,不斷給美國在東亞、東南亞的盟國造成壓力,一如1940年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野心。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舉動,固然給盟國信心,但中國的反應,也一如日本在1940年的反應一樣,認知到美國會是東亞霸權的最大威脅,因此只有更加強軍備,而不是在互瞪後退讓。
美國除了在軍事上給日本警告外,還對日本實施廢鐵和銅的禁運,並且禁止日本船隻使用巴拿馬運河。日本的銅有93%來自美國,廢鐵則有74%。禁運一實施,讓日本立刻感到經濟上的痛苦。而且這一禁運,還真把日本逼上談判桌。美日談判的範圍相當廣泛,甚至包含了從中國撤軍。但帝國軍部鷹派,一如此時的北京共黨高層,信心滿滿,並不把美國放在眼裡。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日都持續談判,但日本在東南亞的不停的領土野心,讓美國只能拿出殺手鐧-石油禁運。
銅鐵的禁運,讓日本帝國提高警覺,而力尋石油的來源。石油乃現代工業的最重要原料,沒有石油,戰車、軍艦動都動不了,而日本彼時的石油來源有八成來自美國。所以銅鐵的禁運,一如美國對中興的禁運,讓共產黨提高警覺,而為華為可能遭受到的禁運開始準備。而日本對爪哇、波羅洲、文萊的動作,促使美國決定在1941年對日本石油禁運。共產黨的升高準備,也反而讓美國更決定對華為下手。司法部在加拿大的擦槍走火,抓了孟晚舟,也許不是川普(特朗普)政權策略的一部分,但讓中國鷹派得到必需的抗爭火藥。日本軍部在東條英機的主戰派領導下,讓美日的談判走不下去,一如現在的美中貿易談判受到中國鷹派阻擾。軍部的主戰派,把石油禁運視為美國一定會參戰的理由,而決定先下手為強,而偷襲珍珠港。
共產黨現在看美國對華為的禁運令,也如同當年的石油禁運。而這類比,並不是巧合。美國在1941年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國,而油是所有工業生產都需要的原料。美國現在控制了全世界的晶元設計和生產設備,而晶元是所有商業產品的核心原料。美國用核心原料的控制力來施壓日本帝國和中國共產黨,有很強的槓桿效果,但對這兩集權政權而言,很不幸地,反而給鷹派更多的火藥。美國越施壓,他們就越覺得美國會是未來的威脅,不但不會軟弱退讓,反而認定該先發制人。
但如果日本的先發制人是偷襲珍珠港,中國的先發制人,會是什麼?毫無疑義,不是南海,就是台海。臺灣要準備好中國的武力進犯,但長期來說,只要能撐過一開始的苦難,美國必會為正義出兵,集權中國的敗亡,反而會給臺灣真正的長治久安,一如日本帝國的戰敗,反而帶來長久的東亞和平。
(本文原標題:中國對美鷹派非戰不可的歷史教訓)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連結)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