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6月4日訊】(中央社臺北4日電)被捲入美中貿易戰的美國科技公司正重新檢視自己的供應鏈,一旦往來的中國企業遭限制,能夠受最小衝擊。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表示,正盡快增加產量。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幾家跨國科技公司正在檢查供應商名單,以確定如果一家關鍵企業受到美國或中國制裁,他們能怎麼做。律師和行業組織也表示,收到了來自該行業的一些請求,希望幫助他們確定可能受到美國政府審查的公司。
這些公司大都不願曝光。一名美國行業顧問表示,一家跨國公司曾聯繫過他,要求評估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小米是否可能也成為目標。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對華為技術及其68家子公司實施出口管制,這項禁令有90天的豁免期。中國商務部也在5月31日提出制訂「不可靠實體清單」作為反制。美中雙方互祭限制措施,企業不得不重新布局減少衝擊。
網路設備製造商思科(Cisco)表示,已大幅減少在中國的製造業務。其他公司則表示,現在不放心繼續從中國監視器製造商、無人機製造商以及消費電子產品公司採購。
美國國土安全部5月曾警告,中國無人機可能正將敏感資料傳送回國內製造商,中國政府可因此獲取資料。市佔率近全球8成的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科技傳出可能受美方制裁。
開發無人機軟體的美國公司Kespry執行長馬修(George Mathew)表示,若大疆遭美國制裁,他可能不得不改變該公司的整體製造政策。
中國可能對國際企業減少或斷絕稀土供應的做法,也觸動電子產品業者的敏感神經。
報導引述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商MP材料公司聯合董事長利京斯基(Jim Litinsky)表示,不止一家跨國公司曾接洽他的公司,詢問如果來自中國的進口被限制,該公司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擴大生產。
他說:「我們正盡快增加產量。但如果中國要那麼做,衝突將大幅升級:進入冷戰2.0。」
報導引述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華盛頓科技專案主管路易斯(Jim Lewis)表示,在這場科技企業戰中,風險最大的不是高端技術,而是中國擅長的較低端產品。譬如電容器這類價格低廉、容易製造的產品,美國企業現在正開始將目光轉向日本、韓國、臺灣或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