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物產集團被媒體曝出爆發流動性危機。(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9年4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天津排名百強企業之首的天津物產集團,被媒體曝出爆發流動性危機。作為天津首家世界500強企業總負債近2,000億,而其身為國企存在的運營問題,和天津的政治與經濟形勢變化存在相關性。
排名百強之首天津物產集團爆發流動性危機
天津市企業聯合會與天津市企業家協會共同發布的「2018年天津企業100強」名單顯示,天津物產集團排名百強之首。據悉,2018年天津企業100強排序是以2017年企業營業收入為依據開展的。而在2017年,天津物產集團也是排名百強之首。
不僅如此,天津物產集團也是天津市第一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自2012年起連續7年入圍。
日前多家中國內地媒體報導稱,「天津物產集團爆發流動性危機,向貸款銀行尋求貸款展期。」
關於為何媒體報導一句話新聞,有自媒體解釋稱,「去年國企渤海鋼鐵破產,很多人說媒體後知後覺,其實這不能怪媒體,沒出事之前,媒體要是把老底揭了,一來企業勢必要發律師函,吃官司,二來如果真的出問題了,還會有很多人把責任推到媒體身上,說是媒體帶節奏攪和黃了。所以,很多時候事後諸葛亮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中國民眾評論稱,新聞越短事情越大,要是知道天津物產的情況,就能知道背後的問題有多嚴重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天津物產集團全稱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物產註冊資本25.5億元人民幣,擁有企事業單位217家,是天津市最大的國有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天津物產的財報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末,天津物產的總資產為2,456.84億,總負債規模1,878.29億,負債率達到76.45%。
天津物產集團的流動性危機亦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例如,同樣作為國企的渤海鋼鐵爆發債務危機的時候,天津所有銀行的主要負責人都被政府召集到一起開會,要求給渤海鋼鐵貸款,但是最後渤海鋼鐵還是破產了。
天津類似天津物產這樣的巨型企業還有幾個,除了破產的渤海鋼鐵,還有天房集團等,個個都負債近2,000億。業內人士透露有很多企業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貸款:集團旗下子公司A先把天津市的大小銀行統統貸一遍,還了前貸繼續再貸。雖然貸款本金以貸還貸,但是還有利息需要還。這時候集團會再成立一個子公司B,用B的名義再貸一遍,這樣就又有資金了,利息的問題也解決了,這種方式可以維持一定的時間。之後集團旗下的幾個公司加上關係戶一起,做個流轉合同,開大交易量的發票,就可以過銀行的審批做50%的承兌匯票。要是急需現錢,還可以拿承兌匯票加一定的費用去做貼現。
天津物產涉貪腐官場震盪加劇經濟下滑
天津物產也涉及官場貪腐,天津物產集團兩任黨委書記相隔僅八個月先後被查。2015年4月12月,天津市一中院以受賄罪判處天津物產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志忠有期徒刑11年;2015年11月,天津物產集團原黨委書記劉地生也遭起訴。
中紀委官方網站的《懺悔與剖析》欄目,發表了一篇題為《從車間工人到世界500強「一把手」再到階下囚》的文章,王志忠自述其收受天津市原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等人的賄賂,幫助他人獲得資金支持或投資項目。
天津市長黃興國落馬後,2016年9月李鴻忠主管天津,到天津在短短一個月內,李鴻忠4次公開表忠心,誓言對習近平「絕對忠誠」等。但是,這樣並未使經濟情況好轉。
隨著天津官場的震盪,也加劇了經濟下滑。
財經分析人士齊俊傑今年3月底撰文表示,天津經濟的增速曾經全國領先,但從2017年開始突然就掉到了全國墊底,美其名曰擠水分,但這水分多大,需要擠多少年,現在還不得而知。現在天津人都已經不太看好本地的發展了,認為這兩年經濟確實是困難多了。而且從北京流出的人口,也沒進入天津,更沒有進入河北,而是都去了東南沿海,北方經濟正在快速的東北化。
官媒《經濟日報》2019年2月2日報導,各省市區陸續公布了2018年全年GDP成績單。18個省區GDP增速超過全國6.6%的水平,僅5省GDP總量未逾萬億。據統計,北京、上海、河北GDP增速與全國6.6%的增速持平,天津以GDP增速3.6%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