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曾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下,無法擺脫父母帶來的傷害,將痛苦回憶深埋心底。
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創傷
我在演講和進行諮商的過程中,有機會遇到各式各樣,如:牧師、醫生、法官、學生、教授等來自不同職業背景的人。
雖然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但當他們在進行對話練習時,都同樣有一些不想面對的回憶,需要好好清理。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當中有很多人都曾經活在家庭傷害的陰影下,他們無法擺脫父母帶給自己的傷害,將痛苦的回憶深埋在心底。
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如果我們不願意面對,沒有好好修復在原生家庭裡所受到的傷痛,當長大後,為人父母時,會變得混亂而不知所措,甚至可能會讓我們變成自己最不想成為的父母。
越是逃避抗拒,越無法解決問題
當我開始進行諮商輔導相關工作時,發現很多人的問題,源自於兒時遭受虐待的陰影。每次聽到這些事,我的內心都很痛苦,同時也感覺自己身上背負了更強大的責任感和使命。
身為母親的妳,如果也跟我一樣,外表看起來像是在幸福的家庭中長大,但小時候卻曾經遭受父母虐待,那麼,請妳務必要細細讀完以下這段文字。
在節目中或是演講時,我曾經多次分享過關於我個人的兒時經驗。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父母離異後,年幼的我成了父親的出氣包,常常無緣無故被父親毒打,可以說是從小被打到大的。
坦白說,因為我父親還在世,要將過往這段不堪的回憶公諸於世,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在我心裡清楚明白,我會繼續這麼做。
父母離異的家庭,年幼的小孩常會變成出氣包。(以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讀小學時,父親經常打我,而且常常是沒來由地就毒打我一頓。有一天,我又被父親打到不成人形,受不了的我,從家裡逃了出來,用公共電話打給媽媽,但媽媽卻說她沒辦法過來找我,要我趕快回家,然後就掛掉電話了。
我永遠記得,當時的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絕望。從那之後,我深信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值得信賴,我就這樣抱著扭曲的信念長大。
小時候,因為父母離異再加上媽媽不在身邊,我時常感到焦慮不安。那時候,我常半夜睡到一半不小心尿床,起來後就會被爸爸狠狠痛打一頓。但再怎樣都不應該因為尿床而打小孩,更正確地來說,無論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也不應該痛打孩子。
當時,父親不但沒有察覺到我的不安,安撫我因為父母離異造成的心靈創傷,反而還常常打我出氣。後來,父親再婚,情況依舊沒有好轉。每當我又被打時,繼母總在一旁冷眼旁觀,甚至默許縱容父親的暴力行徑。
我心裡很明白,當他們兩位看到書上這段描述時,一定會感到難過,甚至極力想否認。但無法抹滅的是,他們的確是兒童家暴的加害者。這段被家暴的痛苦經歷,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是我心中的陰影,我之所以把這段經歷寫下來,並不是為了要指責我的父母。相反的,是希望能夠透過這段文字跟他們和解。
因為當我越是抗拒,越是不想面對過去所受到的傷害,反而會讓我心裡更加憎恨、討厭他們。我相信勇敢面對傷害,就能出現療癒的力量。我知道,當我願意把從父母那受到的傷害真誠地說出來時,透過這樣的方式,最終我也能有機會去理解當時他們的處境和心情。
在為他人諮商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會刻意隱藏兒時所經歷的痛苦回憶,那是因為他們害怕重新回想起那些不堪,同時也因為內心的恐懼,所以會假裝堅強或是變得更脆弱。
我了解這個過程有多痛苦,所以我並不是要強迫大家去面對過去的傷痛,或是揭開不想觸碰的傷疤。而是,試著偶爾先在心裡問問自己:「當你現在想起那件事時,還會覺得很痛苦嗎?」
賦予那段傷痛有值得重新回顧的價值,那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