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形容,香港地位沒有得到保障承諾。(Pixabay)
【看中國2019年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北京1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外界紛紛形容香港「被規劃」、失去自主性。彭博社昨日評論,《綱要》沒有表明如何保障香港地位,香港或成輸家。
彭博專欄作家Nisha Gopalan19日刊文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藏有許多漏洞,並沒有明確的政策描述、更沒有如何保障港澳獨特地位的內容。「香港和澳門融入大灣區的基本問題,在於各地之間政治及經濟結構的巨大差異,而《規劃綱要》很大程度上未有解決到這些問題。」
表明「在內地管轄權和法律框架下」發展
文章指出,香港很可能是大灣區的輸家,因為《綱要》一方案聲稱會保護「一國兩制」框架,但另一方面則明言在「內地管轄權和法律框架下」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Gopalan舉例指出,「對於想與大陸經濟劃分界線的香港企業家來說,沒有任何支持他們是否仍然可以享受城市17%低利得稅率的說法,例如每月收入超過8.5萬港元的人來說,大陸的稅率為45%。」
而《綱要》也只設有中文版本,不設香港同為法定語言的英文的版本、也沒有同為澳門官方語言的葡萄牙語。
文章也指出,大灣區的多項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削弱香港的自主權,例如高鐵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容許內地人員在站內執法等:「《規劃綱要》未能清楚描述香港的地位將如何受到保護,這表明大灣區計劃是炒作多於實際,又或是政治目的高於經濟考慮,這兩個結論都令人不安」。
港媒日前亦指出,中國大陸奉行「計劃經濟」,而香港則是「自由經濟」,兩者在是政上有本質的區別。港媒指出,《綱要》從手機漫遊費到環保政策、發展旅遊業方向等都鉅細無遺,香港未來施政和財政資金調動,都將用以配合中央政策。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出,北京籌劃大灣區時基於「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倡議,而香港主要有兩大角色:「一是美國禁止敏感高科技輸華下,香港以獨立關稅地區地位可以協助中國引入外國高科技;二是科技融資角色」。
不過,美國國會去年11月發表的報告,不但首次明確提倡檢視《美國-香港政策法》,用詞的嚴厲程度也是史無前例,指目前出口香港的貿易政策仍然很寬鬆,但鑑於香港「一國兩制」受到北京壓迫,美國商務部應該考慮「是否仍將香港和中國內地作兩個單獨關稅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