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身體皮膚容易乾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天氣冷,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穿太多的衣服和戴帽子,易因悶熱而流汗,可能會有濕疹或黴菌感染。尤其在皮膚折位,如:腋下、腹股溝、大腿內側等處較易積汗,更容易長濕疹等;故此穿衣服和戴帽子應適當。
2.洗完澡後,拒擦冷冰冰的保濕乳霜,只想趕快穿上衣服,穿入被窩。
洗完澡後,應先將身體表面的水分擦乾,再立即塗擦保濕乳液,較有助肌膚保濕。此外,如果洗澡後任由水分自行揮發,會使肌膚更加乾澀,所以對於皮膚乾燥人士來說,這不是恰當做法。
3.身體皮膚開始搔癢或脫皮時才開始擦乳液或乳霜。
盡早擦乳液或乳霜的效果比較好,最好在有不適症狀前先擦乳液或乳霜;不過有擦始終比沒有擦好,即使身體已出現脫皮或乾癢的症狀,仍可立即適當擦保濕乳液或乳霜。
4.身體皮膚容易乾癢,稍微撓一下就好!
其實最好不要,因為撓後更容易產生濕疹,甚至損皮膚。建議皮膚乾癢時,先擦保濕乳液或乳霜,若仍覺得乾癢,則建議就醫。
5.只有面部、身體需要保濕,四肢不用。
其實最容易過於乾燥的部位是小腿前側、手指末端、手背,這些地方脂肪層較薄、皮脂分泌較少,因此仍要適當保濕。保濕方法則與身體一樣,洗澡後擦乾水分擦乳液。此外,水楊酸常被使用在去角質乳液中,如果濃度小於或等於2%,懷孕時仍可使用;但如果濃度高於2%或不確定濃度,則建議不要使用!
* * * * * * *
皮膚科專家指出,冬季裡一旦氣溫急劇下降而又濕度不足,皮膚容易因油脂、水分不足而在小腿前脛、上臂、腹部、背部等部位出現乾燥痕癢症狀,還有可能會脫皮、龜裂,一般稱為「冬季乾癢症」或「缺脂性皮膚炎」。
以下5個常見的生活習慣,會加重皮膚乾癢症狀:
1.高溫熱水洗澡:皮膚表面油脂流失、水分蒸發更快;
2.用力擦洗皮膚:想把皮膚洗乾淨,反而會破壞皮膚自我保護的能力;
3.只注重保濕:保濕固然重要,但已有乾癢症狀的皮膚若只擦一般保濕乳液,並不能抑制痕癢問題,如果忽略「消炎與舒緩痕癢」這個要點,反而會讓皮膚乾癢更加嚴重;
4.穿不透氣、緊身的衣物:衣物是尼龍等材質的,會刺激皮膚、加重不適症狀;
5.飲食作息不正常:重口味、愛吃刺激性食物,經常熬夜。
緩解皮膚乾燥痕癢的小建議:
一進入冬天就應該注意皮膚保養,尤其是皮膚開始出現輕微痕癢時,不能亂抓,以免越抓越癢,甚至會抓破,讓皮膚感染髮炎。建議選擇「油水比例適當」、「含舒緩乾癢成分」的乳液,才有助舒緩因乾燥引起的皮膚痕癢。長期保養方面,應調整生活作息在12時前入睡、多喝溫水、少吃刺激性食物、改穿棉質衣物,並根據皮膚狀況選擇適合的乳液來加強保養。
醫生提醒,用以舒緩皮膚乾癢的通常是類固醇等藥物,容易對肌膚造成負擔,挑選時應該選無香料、無色素、無礦物油的乳液。若皮膚出現輕微搔癢症狀,建議選擇含有舒緩乾癢成分的乳液才能夠有效止癢;中、重度乾癢,則建議選擇含消炎、抗組織胺等藥性成分的止癢消炎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