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軍許多名將一樣,陳誠也備受共黨污名,說他是「常敗將軍」。(網絡圖片)
接上文:【昨夜星辰】陳誠:修誠克己不自懈 精誠所至金石開(三)
與國軍許多名將一樣,陳誠也備受共產黨污名,說他是「常敗將軍」。然而陳誠是非常會打仗的,他不僅在早期的東征、北伐、中原大戰中出類拔萃,更是抗戰時期的重要指揮官之一。他在第一抗戰期的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第二抗戰期的鄂西會戰中,都展示出卓越的戰略眼光和傑出的軍事才能。
淞滬戰諫言敵夢破
日本入侵中國,基地設在東北關東基地。熟悉中國古代戰史的人都知道,我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征容易北伐難。當時若日軍從北向南打,其主力可以沿平漢路、津浦路南下。如果日軍再佈重點在西面,就會形成中日雙方南北對峙、東西展開的局面。加之中日雙方戰力懸殊,這樣日軍會逐次把國軍向東南方壓迫到沿海。國軍在海上既無補給,海軍實力又遠不及日本。如果是這樣,戰爭就結束了。
另一方面,如果日軍從沿海直接入手,情形如何呢?中國沿海地帶富庶,財富精華集於江南,其中尤以上海為首,近在咫尺的南京是中華民國的政治中心。京滬作為經濟、政治中心,唇齒相依,連下上海、南京,使民國經濟、政治全盤崩潰,這種戰略在日軍看來更加便捷,也是其「三月亡華」的打算和底氣所在。
正因如此,在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又在淞滬一帶積極製造事端,希望盡早征服中國。八一三淞滬戰役打響後,8月16日,陳誠同熊式輝奉蔣委員長(蔣介石)之命赴上海視察。實地考察後,熊式輝報告說:「不能打。」陳誠則報告說:「不是能不能打的問題,而是要不要打的問題。」
蔣委員長要陳誠加以說明,他說:「敵對南口在所必攻,同時亦為我所必守,是則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敵如在華北得手,必將利用其快速部隊,沿平漢路南犯,直趨武漢;如武漢不守,則中國戰場縱斷為二,於我大為不利。不如擴大淞滬戰事,誘敵至淞滬作戰,以達成二十五年所預定之戰略。」
陳誠所説「二十五年所預定之戰略」是指1936年洛陽會議,國民政府所議定的「敵軍入寇,利於由北向南打,而我方為保持西北、西南基地,利在上海作戰,誘敵自東而西仰攻」的戰略。
1936年洛陽會議還議定了持久戰、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基本決策,以及如何制敵而不為敵所制等問題。關於最後國防線,議定應北自秦嶺經豫西、鄂西、湘西以達黔、滇,以為退無可退之界限。
聽完陳誠的陳詞,蔣委員長接連說:「打!打!一定打!」並正式下令發動淞滬會戰,貫徹洛陽會議策定的大計。為吸引日軍從北方增調部隊南下,特將國軍七十個精華師佈置在上海,否則將難以改變日軍的原計畫。
事態的發展確實依計而行。淞滬會戰前,日軍重兵佈在華北,約28萬人,而在上海的兵力僅為約5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在淞滬會戰的3個月時間裏,中日都不斷向上海增兵,國軍兵力最多時達75萬人,日軍最多時也達30萬人。同時,日軍在華北的兵力則減至10萬多人,顯然,日軍已將兵力集中在華東。而日軍轉移作戰線,注定了其失敗的命運。待到淞滬會戰結束,日軍由東向西趕赴武漢會戰戰場時,一個日軍先頭部隊師長的日記寫到:「皇軍奉命向武漢前進,失敗時日而已。」
日本步兵在上海的磚牆上射擊。(Keystone/Getty Images)
淞滬會戰中,陳誠任左翼軍總司令,下轄第十九、第十五集團軍。陳誠的指揮部,敵機尤喜光顧。原因是當時已有漢奸猖獗,泄露各種軍情機密給日軍。但負有使命的人都有上天的護佑,很多次日機飛來,陳誠都剛好離開,總使日機落後一步徒勞無功。
11月25日,國軍撤退之際,陳誠於宣城城外鰲峰農場設營。當天下午,日機向鰲峰農場集中投彈,轟然一彈正落門首,土飛石崩,陳誠幕友毛侃、陳寶倉均負重傷,3名士兵被炸死,陳誠則全是覆滿塵土。其他人驚駭之餘,神色木然,陳誠安慰他們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淞滬會戰中,國軍精銳之師的表現可圈可點,讓國際社會乃至國人感到耳目一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淞滬會戰中,國軍精銳之師的表現可圈可點,讓國際社會乃至國人感到耳目一新。又因為軍民積聚多年的抗戰士氣空前高漲,發生了太多可歌可泣之事,在此不能逐一敘述。這場會戰,國軍打的頑强,但也犧牲壯烈。在3個多月的戰事中,給政府進行物資轉移、文物遷移、人口遷徙以相對夠用的時間。國民政府在最大限度保護文物、文化的同時,也為日後的抗戰奠定了基礎。
滬戰前不僅日本信心滿滿,認為3個月即可亡華,歐美方面也認為,中國最多抵抗6個月。滬戰中國軍表現出的英勇堅強,驚醒了日閥「速戰速決」的迷夢。加之國民政府的外交努力,各國從初始的觀望態度中開始轉變。譬如英國路透社曾電文稱:「華軍在滬抵抗日軍攻擊之戰績,實為歷史中最英勇光榮之一頁。華軍之忠勇抗戰,當可感動參加九國公約會議之諸代表,為維護國際法起見,同取均等之堅決立場。」
在這一階段的抗戰中,陳誠的貢獻不止於此。淞滬戰役打響後,陳誠謁見蔣委員長時,請求速釐定戰鬥序列。作為高級將領,陳誠在識人、用人方面眼光獨到。當時因主管部門欠缺資料,陳誠與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等會商,將其所知的各方將領的歷史、個性、能力等一一呈報,供當局參考。後來決定的戰鬥序列採用了陳誠的很多意見。
陳誠請求速釐定戰鬥序列,與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等會商,將其所知的各方將領的情況一一呈報,供當局參考。(網絡圖片)
武漢會戰損敵廿萬
李白、岳飛等風流的匯聚之地——黃鶴樓座落於武漢。(carson85/Adobe Stock)
武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高山流水遇知音、赤壁之戰就發生在這裏,李白、岳飛等風流的匯聚之地——黃鶴樓也座落於此。武漢居全國腹心,有「九省通衢」美譽。外圍山川險要,大別、桐柏諸山,屏列大江之北;幕阜、九宮諸山,橫亙大江之南;馬當、三峽之險,古今稱最,雄峙大江東西,因此武漢的戰略地位自不必說,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正式爆發以來,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武漢為京滬物資的重要轉運站,全國最高軍事指揮部也設在武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已經開始注意武漢防禦,到1938年4月,共構築三期防禦工事。雖因經濟限制,不能全部適應現代需求,但未雨綢繆的戰略準備確實難能可貴。
1938年5月19日國軍從徐州撤守,津浦路戰事結束,世人都知日軍下一步的攻守目標就是武漢了。
1930年日本人繪製的武漢三鎮地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從1938年6月12日,日軍在安慶登陸起,到10月25日國軍放棄武漢止,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武漢會戰是抗戰初期持續時間最長、地域最廣闊的一次大規模會戰。戰場橫跨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及湖北等省,水域東起鄱陽湖西至洞庭湖,延伸長江流域600公里。這場戰役國軍投入兵力110萬,日軍投入35萬,並從日本調撥兵力40萬,增撥軍費32.5億日元。日軍擁有龐大的第三艦隊,航空兵團,以三軍聯合作戰之勢襲來。
日軍重兵、重金投入,所採用的戰略是速戰速決,以期佔領中華民國最高軍事指揮部所在地武漢,徹底消滅國軍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戰前日軍揚言,8月15日以前一定可以打下武漢。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中國第五、第九戰區部隊(陸軍),以湖北武漢地區為中心,以「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的方針,依長江為界劃為江北、江南兩個戰場,江北戰場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7月中旬~9月中旬白崇禧代理)統轄23個軍(52個師);江南戰場由武漢衛戍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統轄27個軍(65個師)。
日本方面由華中總司令畑俊六指揮,下轄由東久邇宮稔彥王(北面)任司令官的第二軍和崗村寧次(南面)任司令官的第十一軍。敵軍分四路進犯,由南向北為:一路沿南潯路(九江至南昌鐵路)南進;一路沿瑞武路(瑞昌至武寧公路)西進,迂迴九戰區轄内武昌;一路逕撲漢口江北方面;一路沿大別山麓,進犯五戰區轄内信陽。日軍第三艦隊溯江而上,到處登陸竄擾。
武漢會戰要圖(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單説陳誠任司令長官的江南戰場方面。陳誠與武漢關係密切,不僅是武漢會戰中的重要指揮官,還曾先後擔任武漢衛戍總司令、軍委會政治部長、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軍政要職。
陳誠將戰場由北向南分為三部分,武漢地區由武漢衛戍總部負責,配以八個師;張發奎第二兵團布於沿江沿湖區域,阻敵西上和登陸,另以主力布於瑞昌、德安及南昌附近,以側擊敵人;薛岳第一兵團布於南昌、鄱陽湖星子一帶。為利用山地有利地形,陳誠在山嶽地帶配置強韌兵力,先後在湖口、廬山、萬家嶺等地給日軍以重創。
武漢會戰中作戰的國軍。(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7月25日,日軍在陸海空協同作戰下登陸九江,8月24日,陷瑞昌,後分兵南襲武寧,西犯陽新。日軍另以一部由鄱陽湖登陸,8月20日陷星子。至此,第九戰區方面開闢成五個戰場:一為南潯路戰場,二為星子廬山戰場,三為瑞武路戰場,四為瑞陽路戰場,五為沿江岸戰場。
向武漢推進的日軍。(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岡村寧次得知正面張發奎第二兵團重兵防守,而薛岳第一兵團在南潯鐵路與瑞武路之間兵力薄弱,遂命106師團進擊。10月1日,日軍106師團抵達南潯鐵路與瑞武路之間的萬家嶺據點附近,遭遇國軍,萬家嶺戰役爆發。由於日軍不能推進,於是陸續增援,國軍也捕捉到戰機,派軍增援。雙方開足火力,發生激戰。日軍力漸不支,向田步蘇、箭爐蘇、扁擔山、張古山、嗶嘰街等地奔逃,國軍則將其各個包圍,又抽調部隊加入圍殲,其間纏鬥甚烈。10月10日,雙十國慶日,106師團遭受重創。萬家嶺戰役中,國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陳誠與薛岳(網絡圖片)
武漢會戰中,日軍為人詬病的施放毒氣,國軍既無防毒裝備,又不能以毒攻毒,犧牲壯烈。武漢會戰損耗日軍的兵力方面,雖然各方説法不一,但近年統計出的人數呈增加趨勢,有學者認為達18萬(《重探抗戰史(一)》,488頁),國軍方面認為當在20萬人以上。
歷經4個半月的激戰,10月25日,國軍放棄武漢,武漢會戰結束。蔣委員長於10月31日發表〈告全國軍民書〉:「抗戰軍事勝負之關鍵,不在武漢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繼續抗戰持久之力量。……我之所以待敵者,即為久戰不屈,使敵愈深入而愈陷於被動。」
日軍雖暫時攻佔武漢,但國軍主力並未被消滅。拿下一座空城,國民政府又不投降,日軍戰前把武漢作為最後決戰、結束戰事的目的沒能達到,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武漢會戰後,日軍高層把野戰部隊逐次撤出中國,同時投入治安師團和警備師團,因兵力不足,補給跟不上,自此,日軍再無力維持大規模攻勢,「速戰速決」希望破滅,只得提出「以戰養戰」的口號。
從國軍方面看,武漢會戰後,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相持,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武漢會戰大量消耗了日本財力,國民政府利用這段時間把軍工業遷入到西南和西北地區,為戰略相持階段作了重要的物資準備。從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始,到武漢撤守為止,國軍在第一期抗戰階段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做出了壯烈的犧牲,數以萬計的「守土有責」忠烈之魂,當永為中華子孫所銘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