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才是決定性的民族融合的因素(圖: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月6日讯】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階段,漢人說是五胡亂華,其中,亂得最久的鮮卑人。可是,待到隋唐再度統一之後,這樣一個龐大而且強悍的民族,居然消失了,顯然不是人死光了,而是被融合到漢人中間去了。
在這個期間,雖然有北魏孝文帝的有意漢化,但這個漢化很快就遭遇了鮮卑人的反彈,在鮮卑人統治的大多數時期,統治者實際有意推行的是鮮卑化,而非漢化。很多有頭有臉的漢人,都跟鮮卑人通婚,也都有鮮卑姓氏。在北朝士族首領崔浩被殺之後,這個胡化的趨勢,就更加不可阻擋了。
北魏分裂為東西魏,而東魏最終被一個貌似漢人的高歡改朝換代,變成了北齊。但高歡實際上是個在人種上混雜的人,名為漢人,實際到底哪邊的血液更濃則說不清。他當著漢人說漢話,當著鮮卑人說鮮卑語,兩邊都挺流利。鮮卑人當他是鮮卑人,漢人當他是漢人,兩頭吃。他跟鮮卑人說,漢人是你們的奴隸,男人為你們耕作,女人為你們紡織,為你們提供糧食和衣帛,令你們得溫飽,你們幹嘛還要欺凌人家?他對漢人說,鮮卑是你的客,不過暫時待在這裡,早晚是要走的,得你們一點糧食和絹帛,為你的捍邊,為你們殺敵,令你們得安寧,你們幹嘛要恨他們?
儘管在高歡治下,北齊還是鮮卑人的天下。因為,要論打仗,漢人普遍不及鮮卑。天下是打下來的,自己感覺是漢人的高歡,在號令將士之時,卻只能用鮮卑語。讓鮮卑將士,感覺他是他們的自己人。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現場有漢人的悍將高敖曹的時候。高敖曹跟高歡差不多,也是一個胡化的漢人,但悍勇無敵,即便是鮮卑將領,也得讓他不止三分。所以,只要有高敖曹在場,高歡就說漢語。至於從西魏轉為北周的鮮卑人政權,則鮮卑化更加明顯。幾乎像點樣的漢人,都被同化成了鮮卑人。想創立隋朝的楊家和建立唐朝的李家,在當年,都更像鮮卑,不像漢人。上流社會,漢人不學鮮卑語,就沒有出頭之日。
但是,為何後來終究是漢人吃掉了鮮卑,而非鮮卑吃掉了漢人呢?
個中的緣由,在文化上。
鮮卑人統治北方的時候,雖然打仗比漢人強太多,但是,畢竟自己的文化比較粗糙,沒有文字。自己民族的語言,只有口頭語,即便有傳說,有故事,也都只能是口頭流傳,形不成個模樣。不像漢語,有典籍,有歷史,有文學,有詩歌。所以,統治者提倡的胡化,充其量只能體現的行為和習俗上。只要鮮卑人還想立朝廷,設官職,講制度,那麼就只能藉助漢人和漢文化。時間一長,對於漢人文化典籍,也得在意,鮮卑人中想有點出息的,也只能學漢文,在文化上,被漢人拿下。
所以,儘管楊家和李家,都有鮮卑姓氏,血緣裡,到底有多少漢人的成分,根本不好說,但最終他們只要有機會,還是會認同漢人。找一個顯赫的漢人,做自己的祖先。自家的子弟,要想學點什麼,也只能在漢文化裡翻騰。儘管在行為習慣上,這兩家人都更像是鮮卑人,但漢姓,卻牢固地釘在他們各自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