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12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靖曄綜合報導)即將逝去的2018年,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真正的壓力測試年。世界遭遇了貿易戰、股市暴跌、新興市場貨幣和數字加密貨幣市場的相繼崩盤、歐盟內部分裂情緒上揚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的大起大落。對世界經濟來說,2018年因出現大量的新記錄和嚴峻挑戰而終將被人銘記。
2018年初,世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程度明顯下降,這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有利,但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崛起、全球資本撤離新興市場、歐洲懷疑論者在歐盟地位上升等情況引起了專家界對全球GDP增長放緩的嚴重擔憂。全球GDP的增幅仍與去年相近,但專家預測的若干風險終於兌現。因此,用「愁雲慘淡萬里凝」一詞來形容2018年的全球金融市場恰如其分。
為此,本欄目特別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裡所發生的經濟事件當中,梳理、遴選出2018年世界十大財經事件,分上、下兩部分刊出,與讀者朋友們一道,共同回顧與分享(今天是本文的上半部分)。
1、「春潮帶雨晚來急」——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
要說今年的全球經濟年度大事,必須要提美中貿易戰了!
顯而易見,美國與中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開打貿易戰是對2018年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不少經濟學專家們認為,兩國之間的關稅對抗首先對全球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
2018年,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中美貿易糾紛),是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的一場貿易爭端。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以懲罰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以及在加入WTO長達17年的時間裏,違反世貿規則,對其當初的入世承諾毫無作為,並導致美國對華貿易出現3750億美元的巨額貿易逆差。初期關稅涉及的商品總計達600億美元。作為回應,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措施向128種、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稅(其中包括美國向中國出口最多的農產品——大豆)。儘管中美雙方曾一度於2018年5月達成暫停貿易戰的共識,併發表聯合聲明尋求和解,但由於中方實施緩兵之計、行動遲滯,導致美方決定對價值2500億美元(接近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一半)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並於2018年6月16日公布了對華加征關稅清單。而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其後作出對等報復,中國商務部亦重啟對美輸華多項產品的反傾銷調查。2018年7月6日,川普政府正式對來自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標誌著川普對華關稅政策正式實施。
2018年11月,美中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上再次角力,不點名地相互批評。結果,由於中方的阻撓,該峰會參與者第一次無法簽署最終宣言。2018年12月1日,在G20峰會上,美中兩國元首唐納德·川普與習近平二次「川習會」達成共識,雙方商定短期「休戰」—— 同意在未來90天內談判達成新的雙邊貿易協議,美國方面承諾不會在2019年1月1日提高關稅,並在談判期內暫停新增貿易措施。但是,專家們普遍分析認為,美中雙方想要達成真正的協議和解,90天內未必會做得到,未來之路依然佈滿荊棘。
2、「世事茫茫難自料」——美聯儲四次加息與新興市場資本外流潮
2018年12月19日,美聯儲年內宣布再度加息。這是美聯儲2018年以來的第四次加息,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自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美聯儲已連續加息9次。此外,美聯儲官員預計2019年將加息2次,少於9月份預測的3次。
2018年,美聯儲四次加息。圖為美聯儲大樓一景。(圖片來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無疑,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給世界經濟帶來了額外壓力。美聯儲在2018年四次加息,將基準利率上調至2.25%到2.5%的區間。這些舉動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並引發新興市場的資本持續外流。
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和南非的經濟已經處於高風險之中。自今年初以來,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下跌近40%,阿根廷比索幣值腰斬,南非蘭特貶值15%,巴西雷亞爾也貶值10%。而作為全球新興市場風向標的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裡也下滑近20%。
有意思的是,美聯儲的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對美國股市也產生了負面影響。為了保護資金安全,投資者踴躍拋售美國公司的股票,轉而將其投資於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有報導稱,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和華盛頓與北京之間衝突加劇的情況下,股票的拋售仍在繼續。
3、「驚風亂颭芙蓉水」——國際油價大起大落
對世界石油市場而言,2018年又是一個創下一系列新價格記錄的年度,總體來說,形勢並不輕鬆。9月,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最近四年裡首次超過每桶87美元。但隨後卻一路下跌,跌至目前的每桶50美元一線。
與2017年一樣,‘歐佩克+’的減產協議對油價產生了重大影響。2016年底,歐佩克和其他11個國家(包括俄羅斯)商定將石油日產量削減180萬桶,以平衡市場的供需水平。2018年6月,供需達到了平衡。為了維持這一平衡,各方決定增產100萬桶。到了秋季,由於沙特、俄羅斯和其他一些「歐佩克+」協議國家的石油產量增加,油價開始一路走低。從10月到12月,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近35%,降至每桶56美元。有鑒於此,出口國再次開始討論減產事宜。根據達成的協議,各國將於2019年上半年實現每天減產石油120萬桶。
然而,「歐佩克+」的決定暫時未能阻止油價下跌——自12月初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近15%,自2017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每桶54美元。但專家們並不排除「歐佩克+」協議將促使2019年油價升至每桶65到70美元的可能性。
然而,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2018年底,美國在75年來首次成為了原油淨出口國(上一次還是二戰中的1943年)。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2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24日-30日當周美國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總量為每天20萬1000桶,75年來首次成為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國。2019年,美國原油產量預計將達每天1200萬桶,將成為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產油國(相關閱讀:一個改變世界的標誌性數字,2018年誕生!)。
不管怎麼說,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能源獨立的美國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這會帶來美國內政、外交與軍事政策的一系列變化,對世界的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
4、「時來鐵似金,運去金成鐵」——數字加密貨幣崩盤
比起2017年談到過去一年發生的世界經濟大事,專家們認為數字加密貨幣市場大規模下跌也應歸入其列。世人猶記得,2017年底數字加密貨幣市場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瘋狂。比特幣成為世界五大貨幣之一,單價曾一度超過2萬美元/單位。在價格飆漲的背景下,許多經濟學家開始嚴肅警告,這是又一個「金融泡沫」。
專家們的擔憂在2018年1月得到了證實。數字加密貨幣市場崩盤,任何企圖讓其價格回歸高位的嘗試都以更大幅度的下跌而告終。數字加密貨幣價格下滑的原因還包括全球監管加強、經常遭到黑客攻擊、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被禁止給這種貨幣做廣告,以及一批大玩家撤資變現。
數字貨幣的領頭羊比特幣2018年走勢慘淡(圖片來源:)
有報導指出,比特幣現在的交易價格在3800美元左右徘徊,但專家們並不急於預言「埋葬」加密貨幣。部分專家認為,在業餘投資者和投機者離開市場後,專業投資者和大型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可能會越來越感興趣。
5、「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歐盟現裂痕
2018年,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起宣布,曠日持久的希臘危機結束。但讓人驚訝的是,作為該地區增長最快經濟體的保加利亞,在通脹率飛漲之後失去迅速進入歐元區的機會。
早在2016年6月23日,英國國內就其歐盟成員資格去留問題於舉行了全民公投。通稱「英國脫歐公投」(Brexit vote),英國國內又簡稱「歐盟公投」(EU referendum)。該公投雖無強制力,但促成了《退出歐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的生成,該法案已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簽署並生效。根據法案,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23時退出歐盟,當時就給予了歐盟悶頭一棍。英國和歐盟雙方在如何協議脫歐談的判進展也步履維艱、分歧巨大,至今也沒有出臺一份像樣的文件。隨著英國脫歐日期的臨近,英國硬脫歐的發生概率也在加大。
英國民眾脫歐遊行(圖片來源:ADRIAN DENNIS/AFP/Getty Images)
而今,又有專家指出,某些歐盟國家的「反歐盟」情緒明顯上揚,這首先指的應該就是義大利。該國領導層違反了歐盟委員會的指示,批准將2019年的預算赤字增加到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據歐盟委員會評估,義大利財政預算收入和支出之間的鴻溝將繼續推高其本已龐大的債務,並危及其金融穩定。
西班牙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馬德里也拒絕遵守歐盟的嚴格要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沒有削減預算赤字和債務負擔,反而批准增加社會支出。此外,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打算走上抵制歐盟委員會要求的道路。為了阻止大規模抗議活動和緩解民眾對改革的不滿,巴黎有意提高工資並減稅,這將增加近100億歐元的預算支出。因此,法國再次冒險將預算赤字提高到GDP的3%。
在反歐盟情緒與日俱增的同時,歐盟地區開始呈現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從歐盟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18年第三季度,歐盟GDP僅增長0.3%——這是自2016年年中以來的最低值。有分析認為,最嚴重的負面因素是德國經濟增長放緩。三季度德國GDP增長1.1%,而去年同期為2.6%,降幅超過50%。
凡此種種,歐盟市場的最終走向令人擔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