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銀行理財,再也不是之前印象中的銀行理財了。(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2月4日訊】上週,也就是11月26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公告成立理財子公司,在27傢俱有託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中,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的20家銀行均已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合計最高出資資本金達1170億。而就在昨天,《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出臺!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否影響現在正在購買的理財產品?這次變化還是相當大的,有這麼幾點大家必須要瞭解。
首先,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這對股市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利好,要知道理財子公司的資本金規模就上千億,而銀行理財僅非保本這塊就是20幾萬億的規模,這筆錢隨便進入一點,對股市都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把門檻降低了,具體理財金額的起點,由理財子公司自己設定。不做統一要求,這就大大增加了理財的靈活性,理財子公司可以完全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理財需求設定產品,當然這麼做將對公募基金特別是貨幣基金產生較大的衝擊,理財子公司以後會與公募基金,資管計畫,信託保險展開全方位的競爭。他的銷售渠道也可能進一步拓寬,也不再要求首次購買必須到櫃台面簽了。
第三,允許發行分級理財產品,就跟分級基金一樣,一個優先一個劣後,一個類似債權,另一個則加了槓桿,以後理財產品也將做類似的處理,所以在理財產品中,你可能也會看到加槓桿的產品,所以這就要求投資者要擦亮眼睛,重要的是你得十分清楚,你買的到底是什麼東西。過往的收益率絕不再等於,以後的收益率,之前一年賺一倍,也可能之後一年虧掉80%。
第四,對於非標資產的投資,限制大幅放鬆,僅要求非標債權類資產投資餘額不得超過理財產品淨資產的35%。非標資產也就是非標準化的資產,比如我們對某企業某項目的借款,之前的P2P基本都是非標資產,這部分資產的好處是收益高,但壞處則是風險大。所以一開始市場傳言要極大的控制非標資產的投資,設定總資產4%的門檻,但從新規來看,這條並沒有體現。銀行投資於非標債權的空間大幅度的提升了。但這也意味著,對投資者的要求更高了,你買理財也可能買到爆雷的P2P,是不是覺得很心累?
第五,銀保監會的負責人有句話意味深長,他說理財子公司有利於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翻譯一下,就是四個字,風險自擔,想要高收益,必須承擔高風險,以後銀行拒絕再背鍋了。
綜合來看,大家務必要記住,以後的銀行理財,再也不是你之前印象中的銀行理財了,以前的銀行理財,是銀行通過資金池,給你保底,他一邊賣理財,另一邊把錢借給高息項目,有幾個項目出問題,投資人也不知道,反正銀行會把收益匯總在一起,然後按照之前承諾的利息兌付給理財購買客戶。這就給大家一個印象,銀行理財很安全,旱澇保收,固定收益。所以買理財的時候,就盯著收益高的買,有5%以上的,就不買4%的,至於錢投到哪,一概不看,也沒必要擔心,反正銀行會給我保本。
但是理財子公司建立之後,這種固有的平衡將被打破,理財子公司就跟公募基金,資管公司,信託,甚至私募是一樣的,他要做的其實就是資產管理業務,之所以要成立理財子公司,就是要把理財的風險從銀行身上切除出去,以後再造成風險,也都是在理財子公司的範圍內承擔有限責任,而不會讓銀行去托底了。
所以這點大家一定要明白,單切出一塊就是要跟銀行做分割,所以以後必然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是說你買的理財沒人再給你保本保收益,你也必須像買基金一樣,去篩選理財項目,知道他是什麼類型的,知道把錢投到哪,更要知道他如何風控,這對於那些就相信銀行的,缺乏金融知識的大爺大媽們來說是個巨大的麻煩。
所以一定回家告訴家裡的老人,以後的銀行理財,跟你現在和之前買的理財不再一樣了,現在和之前買的都是保本的,以後買的不一定保本,他可能投資股市,債市,可能是投資類似於P2P的非標債權,還可能是分級產品,帶著槓桿去博取高收益。所以以後買理財,千萬不能只看收益,也不要被銀行的銷售經理忽悠,過往的業績絕不是保本保息的意思,再也不能盯著收益去買理財了。這個必須要清楚,不要等錢回不來了,才知道那是棺材本和血汗錢。投資這個事,除了你自己掌握知識,沒別人幫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