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製作分成兩大重要的階段,也就是製成初製茶或粗製茶與精製茶的過程。(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人人皆知每日需要的水量不可少,可是很多人都不喜歡喝沒啥味道的白開水,覺得白開水喝起來沒啥意思。懂養生、有健康意識的人都知道最好的選擇就是無糖的好茶或沒添加物的現榨果汁,甚至有人會以茶代水,三不五時就喝上幾口。雖然有研究者指出茶水具有刺激性,不宜過量,但喝茶的好處的確多多,小編隨手一數就超過三項,例如:解渴、提神醒腦、降血脂、降低膽固醇、降血壓、抑制尿酸等。況且杯盞之間充滿靈性,使得歷代文人喜愛藉由茶水來談生命領悟,而「無茶令人俗,不可無茶喝」亦已成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的定理了,故不少專家學者都培養出了喝茶的習慣。
其實,若提及中國的茶文化,那可是歷史悠久,相傳神農氏在嚐百草時所中的毒,就是靠茶葉水來解除的。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處處都可見喝茶景致,催得學者們爬梳出眾多深意連綿的意涵。就算不提傳統的茶文化,單就現今社會,亦是隨處可見素日張口就要吃喝茶的人。所以,記者若進行街頭採訪,只消一問:「你平常有喝茶的習慣嗎?」得到的,絕對是滿溢情感的回覆。因此,你怎麼不能關注一下眾人皆愛的茶究竟是怎麼製成的呢?現在就與小編一起來深入探究茶的製作過程吧!
無論是稱為「粗製茶」或「初製茶」,其實都是指未經過加工處理的毛茶。(攝影:李慈)
製茶過程
其實,茶葉的製作分成兩大重要的階段,也就是製成初製茶或粗製茶與精製茶的過程。
首先第一個步驟是,當茶農從茶樹上採摘了茶菁之後,會再經過不同的發酵程度、揉捻方法與乾燥,來固定茶葉的品質特性,進行初步加工,以製作出初步成品,這一個過程稱為:茶葉初製(Primary processing),此階段的成品稱為:毛茶(Raw tea)。
屬於半成品的毛茶,會因為原料、採收季節以及生產設備和技術上的差異,而出現品質與外型上參差不齊,也就是會出現大小與長短不一的狀況,此外還會夾有較不純淨的雜物,同時帶有乾燥不均、滋味生澀等缺點。因此毛茶是屬於比較粗糙的產品,早期多稱之為:粗製茶。
我們從「粗」字的中文語義上來看,也會知道它是屬於不周密、不文雅、粗俗、不精緻、不細膩的涵義。因此,目前多數的專業茶書,會採用「初製茶」來取代「粗製茶」,因為「初製茶」更能點出這種毛茶是首次加工成品的意義。總而言之,無論是稱為「粗製茶」或「初製茶」,其實都是指未經過加工處理的毛茶。
精製茶是該品牌與信譽的最佳保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第二個過程則是針對毛茶的各項缺失作更進一步的加工,以改善毛茶的品質,其製造步驟有:分級、揀梗、拼配、烘焙、剔掉雜物等專業程序。隨後,製造出來的茶葉品質亦是穩定、整齊劃一的,同時還改善了毛茶於第一波時期的風味,能夠避免生茶傷胃與紊亂的品質。因此,第二次的製程,都是要按照各類毛茶的不同特性,再利用物理、化學方法,純淨茶葉的品質,此階段的成品則稱為:精製茶。
總體而言,精製茶有六大步驟,詳述如下:
一、鑑定
過去皆由茶師來鑑定同等級產區、風味不同的毛茶,以進一步精準地將茶葉分級,並藉此了解每一種茶葉的特色。
二、揀梗
女工會將產地直送的毛茶再一次進行重新揀選,試著挑除茶梗、雜物,並保持茶葉外形的美觀純淨。
三、焙火
利用稻穀覆蓋碳火來控制溫度,接著再將茶葉放置於焙籠中,以慢火烘焙出自然的茶香。
四、拼配
將焙火後的茶葉,依照各類茶的特性,搭配成茶行專屬的特有口感與風味。
五、風選
我們能夠透過風選機的風力,來將非茶類的雜物以及不同輕重的茶葉逐一分離。
六、包裝
包裝成一般家庭所飲用的四兩、半斤 ,以及各種款式的茶葉禮品。
由於,精製茶是製茶者為了顧及飲茶人的健康、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而以負責任的誠懇態度所製成的成品,因此是該品牌與信譽的最佳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