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發現,中共正透過另類手法「佔領香港中環」。(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中共近來對全民控制的力度加大,更透過另類手法「佔領香港中環」。港媒發現,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當中,從去年至今已經有123家上市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正式設立黨委並給予巨大權力,其中8家更屬於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
《蘋果日報》報導,中共近年不斷將政治操控力量擴展到社會各界,要求「黨校姓黨」、「黨媒姓黨」,近來似乎國內企業也要「姓黨」,並把這股操控力量延伸香港金融界。報導指出,從去年至今,已經有123家在香港上市公司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正式設立黨委並給予巨大權力,權力更凌駕董事局成員。
這123家公司當中,有8家屬於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俗稱藍籌股),不少香港盈富基金及強積金基金都一定要購入股權,包括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工商銀行(1398)、中國銀行(3988)、交通銀行(3328)、中信股份(267)、中國神華(1088)、及建設銀行(939)。
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的總部都設於香港心臟地帶--中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公司各大權力落入黨委手中
報導指出,修改公司章程後,黨委權加入國內企業的監事會(公司監察委員會),享有列席高層會議、質詢、「監督」董事等重要人員的選聘程序等權力。
報導發現,這些公司過往的「潛規則」,通過設立黨委後,已經「白紙黑字放到枱面上」。以交通銀行為例,在公章程中明確訂明成立「中國共產黨交通銀行委員會」;江西銅業(358)的公司章程第102條列明:「黨委會建立公司重大決策執行情況督查制度,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對公司不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不符合中央和江西省委要求的做法,黨委會要及時提出糾正意見,得不到糾正的要及時向上級黨組織報告。」
報導形容,「董事會決策重大問題時,首先要聽取黨委的意見」的一條公司章程條文,「就將百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權力架空,由黨凌駕,明正言順操縱公司」。
香港交易所前非執行董事、金融維權者David Webb向港媒指出,港交所是「罪魁禍首」。他反問,如果修改公司章程的是李嘉誠的長和系集團,「如果上市公司做任何決定前,都要諮詢李嘉誠或其繼承人,我肯定港交所不會批准李嘉誠在這議程上投票,港交所隻眼開隻眼閉,或者是中央控制了大量國企,是港交所的最大單一客戶」。
David Webb表示,「中央雖然早已控制所有國企,高層無不是忠心的黨員,但那不是將潛規則永久化的原因。容許有明顯利益衝突的國有組織以大股東身份投票,是離譜的行為。」
香港交易所被認為縱容有關公司修改章程。(維基百科)
有公司訂明給予黨委的經費 動輒過千萬
此外,部分公司更列明黨委的經費由公司貢獻,例如徽商銀行(3698)訂明黨委開支佔上年度員工薪酬總額1%,即若徽商銀行去年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共12.9億,黨委今年便能有1,290萬經費。
按照香港上市規定,修改公司章程需要召開股東大會投票表決。不過港媒發現,這些國企、央企的公司主席,通常也身兼黨委書記,不少香港小股東雖然發現修改章程、曾在股東大會力阻相關章程通過,例如中國銀行(3988)就有8.2%小股東投反對或棄權票,然而在大股東投票贊成的情況下,小股東都無力阻止。
報導還訪問了持有中交建(1800)的小股東陳婆婆表示,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每年公司收入相當於要拿出特定比例給中共黨委,「如果改完賺少了錢,我還能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