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滴滴!中國這些共享經濟都有安全隱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8月28日訊】最近,滴滴順風車致使女孩被害一事持續發酵,全社會的怒火被點燃,很多人憤怒的卸載掉了滴滴,而滴滴出行方面,也第一時間發布公告,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並在全國下線順風車業務。
三個月內,第二起惡性事故,讓滴滴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很明顯,滴滴的安全流程出了很大的問題,現在人們質疑他的主要是兩點,第一為什麼一個劣跡斑斑的司機,仍能夠通過審核。前一天剛剛被類似問題投訴,第二天仍然能夠正常運營,如果滴滴能夠認真處理投訴,這起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還有人扒出來,說這個司機已經在事發前一個月從57個平臺借錢,欠下了56筆現金貸,幾乎每天都在借錢。可見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走投無路極端危險的人。
其次,在事發後女孩通過客服求援,滴滴方面反映太慢,甚至也沒有被重視,最後才釀成了悲劇。
要問滴滴是不是罪有應得,我們認為他確實該罵,安全這麼大的痛點,他完全沒有重視,一心一意在跑他的商業模式,快速擴張後的結果,出這種惡性事件就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我們把格局放得更高一點,其實不光是滴滴的問題,現在所有一切的共享經濟服務,其實都沒有有效解決安全的問題。
第一,打車這個問題,連續出現了兩起司機姦殺女乘客的事情,乘客的安全怎麼保證,相反乘客會不會在未來也威脅到司機的安全,比如幾個人打車到偏遠地區,劫持車主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這種情況之前在出租車領域發生過,所以下線順風車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通過滴滴平臺接單或者打車,只要一方出現安全問題,滴滴都難辭其咎。
第二,共享短租,其實這個隱患更大,你通過平臺租了一個房東的房子,住在裡面,這個房東會不會對你造成侵害?這塊也看不到任何的安全防範,如果有人鐵了心不計後果要犯罪的話,你怎麼在第一時間去終止他的犯罪行為?現在沒有辦法,也許只是因為用戶和流量,短租平臺還沒有滴滴那麼大,但未來在這個領域,很可能也會出現侵害事件。
第三,外賣,之前就有報導,餐館為了外賣單開了廚房,衛生狀況嚴重堪憂,甚至跟堂食客人區別對待,通過外賣平臺點餐,吃壞了人,這個安全又該如何解決?如何保證,每一餐都能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第四,快遞因為一個差評,而上門傷人的事件已經很多了,也有送快遞入戶,突然心生歹念的,雖然快遞人員都是公司雇佣,但是現在流動性越來越大,甚至個別高峰時段大量臨時工加入,所以也就良莠不齊,這種事情,受到危險的用戶,除了第一時間報警,你也沒什麼辦法。
所以,共享經濟我們之前一直在高速發展,大家先享受到了便捷,但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現在逐漸開始出現了,平臺如何規範安全流程,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但這種共享經濟平臺,對於他們來說,服務的供需雙方,都是自己的用戶,所以他並不能像管理員工一樣去管理用戶,這個難度極大。
而且用戶在線審核身份,這就極其容易造假,有人問你線下審核行不行呢?第一上不了規模,用戶體驗很差,第二即使線下審核,你也不能規避風險,比如就是有亡命之徒,先劫持一個網約車司機再劫持乘客,這個局你怎麼破?所以,更多人想到的還是事後補救,比如一鍵報警,然後將GPS信息傳導到警方那裡,但這也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會造成嚴重的警力濫用,出100次警,可能99次都是假的。而那一次真的危險,你可能還來不及報警。所以這條路也基本行不通,第一警方不會配合,因為如果這麼幹,相當於滴滴就把鍋甩給了警方。以後再出惡性事件,那就全都是警方出警不利了。
那麼這個局到底該怎麼破?關閉順風車,專車也同樣會有這樣的危險。因為現在我們發現專車的註冊司機,其實跟實際運營的司機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很多車主都把運營資格連車帶手機,租給了其他人,以規避本地司機的限制。
所以滴滴必須在這塊做好防範,1,要每次都面部識別,或者虹膜識別才能啟動接單程序,2,規定線路運營,按照目的地導航給他幾條線路選擇,偏離目的地的時候,就要高危預警。3,一鍵報警必須要設置,但數據要向返回滴滴平臺,平台啟動高危監控,通過程序啟動司機端的前置攝像頭,監視車內情況,4,跟保安公司建立聯繫,第一時間相應,自己負擔安全施救成本。一旦發現這種情況,車輛偏離行駛路線,也接到客戶報警,馬上通知保安公司施救。5,必要時替乘客報警,提供一切數據協助。
這麼一套流程下來,會讓共享經濟的成本大增,這就需要平臺去衡量了,生意到底還有沒有盈利模式。但生意再重要,也不如生命重要,現在最怕的就是平臺會用生意人的角度去思考社會問題,與其增加這麼多的安全成本來應對小概率,我還不如出了事高額賠付更划算!這種思維要不得,對你來說是個極小概率,但對於被害人來說,這是不可承受之痛。記住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生命都不應該被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