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王安石同作懷古詩 誰的氣魄贏了?(組圖)


蘇軾、王安石同作懷古詩誰的氣魄贏了?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當有兩位文人都做過相同名稱或同類型的詩作時,這個時候,正是拿它們來互相比較的好時機。文采孰高孰低,這時可見端倪。小編特別列出蘇軾與王安石的懷古詩,來讓大家評一評,看究竟是誰的氣魄比較傲人。

宋代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這首詞寫於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上片寫夢醒,深夜寂靜,明月如霜,在彎彎曲曲的池子裡,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滾下了晶瑩的露珠。三更時分,夜深人靜,一片樹葉落地都鏗然有聲,自己從夢中驚醒,夜色茫茫,踏遍小園尋找舊夢,卻無處可得。寫夜景,以夜間輕微的聲響襯托夜間的寂靜,寫夢僅用「夢雲驚斷」一筆帶過,無處尋夢,不禁黯然神傷。

下片寫自己這個「天涯倦客」在清幽的深夜被秋聲驚醒後,惟見「燕子樓空」,感到無限惆悵。接著便由張與關盼盼的故事引出對整個人類歷史無限深沉的感慨,昔日燕子樓中的舊事,已如夢一般地逝去,而古往今來無數代人的歡樂、怨恨,又何嘗不像它一樣也如一連串連續的夢境?世人不明此理,固如大夢未醒。一個旖旎纏綿的夢境,讓他頓悟人生的真諦。「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他的靈魂從夢境中得到了凈化和升華。醒來後十分感慨,寫下這首別具意境的佳作。

蘇軾、王安石同作懷古詩誰的氣魄贏了?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表現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詞。上片寫金陵之景,下片寫懷古之情。一開頭,用「登臨送目」四字領起,表明以下所寫為登高所見。換頭之後寫懷古: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爭奇鬥勝地窮奢極欲,演出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亡國悲劇。千百年來,人們只是枉自嗟嘆六朝的興亡故事。但空嘆興亡,又有何益?

詩人在這裡表現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偉的氣概。不僅批判了六朝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也批判了弔古者的空嘆興亡。六朝的往事都隨水逝去,空餘寒煙芳草。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顧國家興亡,還沉溺於享樂,吟唱著《後庭花》這樣的亡國之曲。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對「謾嗟」六朝興廢,在北宋這積貧積弱的現實面前,要汲取歷史教訓,從政治上進行改革,免致奢華靡費導致國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轍。

可以看出同為懷古事,蘇軾僅僅是感慨自己個人人生的感悟,而王安石所感嘆的卻是國家的興亡,孰能勝出,此時諸君應該心裡有底了。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来源:每日頭條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